以下是对原文进行的一些改写,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对部分表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
苹果iPhone 16系列手机在今年9月10日闪亮登场,并于9月20日正式开启首发上市之旅。
自9月20日首发以来的三天时间里,我们展开了日常的上手试用体验。
今年的iPhone 16系列,并非是那种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一代。一直为用户所诟病的60Hz刷新率、快充以及信号等问题,这几座“大山”的改变似乎较为有限。
除了那依旧如大饼一般的AI之外,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相机控制按键,其在坊间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
不过,在首发的这几天里,当用户真正上手使用之后,我们对于A18芯片以及细微之处的体验提升,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今年的iPhone 16系列的实际体验究竟如何,到底值不值得入手呢?接下来,就带大家一同探究一番。
一、外观
1.1 iPhone 16 Pro / Pro Max,尺寸微调
从外观上来看,iPhone 16 Pro系列相较于前代,变化并非十分显著。其中,最为吸引眼球的,当属进一步收窄的屏幕边框。
伴随着手机尺寸的小幅增加,今年iPhone 16 Pro的屏幕尺寸从6.1英寸扩大到了6.3英寸,iPhone 16 Pro Max的屏幕尺寸从6.7英寸提升至6.9英寸。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去年通过更换边框材质而减轻的重量,在今年又被加了回来。
iPhone 16 Pro的重量从前代的187g增加到了199g,Pro Max则从前代的221g提升到了227g(实际测量为229g),实测厚度为8.2mm。
与标准版有所不同,今年的Pro系列在配色方面显得较为保守,其主打颜色“沙漠色钛金属”,并不像往年的远峰蓝、暗夜紫那样张扬。
各位家友们可别被渲染图所迷惑。沙漠色玻璃背板的色彩相当克制,宛如当年iPhone 8上的浅金色雾面版,在光影的映衬下还会呈现出粉色的光泽,散发着“玫瑰金”般的典雅气质。
边框右侧下部则是全新的相机控制按键。与此前的一些爆料有所不同,这是一个能够实际按压下去的按键,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蓝宝石玻璃,且与机身边框保持平齐。
按键结构,图源iFixit拆解在细节处理方面,能够明显感受到苹果今年在钛金属边框的处理上更加得心应手。黑色钛金属与白色钛金属这两种配色,相较于前代,更接近于纯粹的黑色与白色。
去年部分网友所吐槽的金属拉丝效果已然消失,今年iPhone 16 Pro系列边框的表面处理处于传统磨砂与亮面效果之间,但依旧容易沾染指纹。
考虑到Apple Watch Series 10上抛光钛金属的效果已经十分接近不锈钢的光泽,我们对未来iPhone Pro系列的质感表现抱有了更高的期待。
1.2 iPhone 16 / 16 Plus,时尚的轮回
与Pro系列大哥相比,iPhone 16标准版在外观上带来了更多的变化。
两款标准版手机延续了去年iPhone 15系列的融色玻璃背板,并选用了更为大胆且跳跃的配色。
粉色、深青色、群青色这三种配色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不过小编在亲眼见到新机后,看法有了不少的改变,融色玻璃所独有的观感,在渲染图甚至照片中都很难确切地表达出来。
倘若依然无法接受这三种颜色,其实今年的黑色与白色相当纯正,是一个较为稳妥的选择。
另一项变化则是为了扛起“空间拍摄”的大旗,iPhone 16标准版回归了竖排双摄的镜头布局,不禁让人感叹,设计的趋势果真总是呈螺旋式上升的。
iPhone 16与16 Plus的机身尺寸与前代保持一致,重量则略微下降了一些,实测厚度为7.8mm,重量为171g,在如今这个“半斤机”横行的时代,可谓是相当难能可贵。
自去年苹果将机身边角设计得更为圆润之后,搭配上细腻的边框喷砂与后盖磨砂处理,iPhone标准版的手感变得更加温润。
倘若你喜爱iPhone 15 / 15 Plus的手感,那么16标准版也会是一个不会出错的选择。
二、影像
2.1 相机控制按键
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苹果为全系四款iPhone 16系列手机都配备了全新的相机控制按键。
“一触、一滑、一按,一气呵成”,官方的这句广告词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使用场景,然而在初次体验时,我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小编大概会将这个按键的交互划分为三个层次——滑动、轻按(压力感应)与按下(实体按键),具体有以下几个使用情境:
迅速启动相机
在手机处于息屏状态时,连续按下相机控制按键,或者在任意亮屏界面按下一次,便可直接开启相机。
拍照与录像
进入相机后,按下相机控制按键便可直接拍照,长按则可以直接开始视频录制,松手即可结束,方便记录生活中的瞬间。
调整相机设置
调整相机设置主要是通过滑动与轻按(压力感应)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来实现,而无需触发按钮的物理结构。
轻按一下便可打开控制选项,滑动则可以进行曝光、景深、变焦、相机、风格与色调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