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华为推出抗衡“充电宝刺客”的创新产品
测评
109
五年前,当我看到共享充电宝前半小时免费,其后每小时仅需0.5元时,我不禁面露微笑,心中暗叹:慈善家竟在我身旁?然而,五年后的今天,望着那3元半小时,充电功率仅有10W的共享充电宝,我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如何才能加盟?
人走向成熟的过程,实则是学会克制自身欲望的过程。那些“雪糕刺客”、“水果刺客”、“面包刺客”教会我们在购买东西时先查看价格,若超出自身承受范围,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也不能被食欲所左右。
但“充电宝刺客”却与众不同:人或许可以忍受饥饿,但手机却不能没电。
《拿什么拯救你,我手机的电量》
对于几乎所有的手机用户而言,“电量焦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恰似曾经电脑行业的“安迪 - 比尔定律”(电脑硬件所带来的性能提升,最终会被软件所消耗),智能手机在电池与充电技术方面的进步,最终会被更为强大的芯片、更为绚丽的屏幕、更为炫酷的游戏以及更令人沉迷的各类应用所吞噬。
“一天一充”是智能手机行业心照不宣的隐性上限,若能达到,众人皆喜。毕竟,用户早已习惯满电出门,睡前充电,晨起手机电量满格的模式。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周末外出逛街,用户上午见电量充足,便大胆使用,过了中午发现电量情况不妙,开始谨慎使用,待到下午电量告急,焦虑感便油然而生,极少有电池能支撑到用户回家。
不可否认,为了维持脆弱的“一天一充”平衡,大家在电池和快充技术方面着实内卷了多年,这才得以确保在芯片、屏幕、游戏、短视频等耗电大户的“折腾”下,手机续航不至于崩溃。
所以,一般来讲,由于旗舰机上往往汇聚了最为顶尖的技术,因此在这类手机上,我们能够看到厂商们为电池和续航所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大致可归结为三类:
其一,尽可能增大电池容量,以保障基本的续航能力;
其二,提升有线和无线充电功率,利用碎片化时间迅速补充电量;
其三,通过系统和软件的优化,提高电量的利用效率,延缓电池电量的衰减过程。
《华为最强续航手机,实则是它》
华为的各个系列机型都有一个位居首位的关键词,例如Mate系列对应的是“极致科技”,P系列是“极致影像”,nova系列是“年轻时尚”。
那么,赋予畅享系列的,应当是“持久续航”。
这个曾因Mate 7而打响的华为手机体验关键词,一直得以传承。在畅享系列上,我们能够看到华为对于“持久续航”的独特思考。
7000mAh,这是华为畅享 60X的电池容量(典型值),其容量是iPhone 14 Pro电池容量的两倍有余,比一般街头共享充电宝的5000mAh容量还要多出40%,在市面上几乎难以找到比它电池容量更大的知名智能手机了。
将电池容量增大,犹如以力破巧,拥有7000mAh电池的智能手机,续航能力必然不凡,就如同一个身高2米的人在高中篮球场上,即便没有扎实的篮球基础,仅凭身体天赋的高度,也几乎能够取得不错的篮板和盖帽数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其续航能力确实强劲。用一句话来描述便是,对于其他手机,我们思考的是如何才能让电池电量满足一天的使用;而对于华为畅享 60X,我们思考的是怎样使用,才能在一天内将其电量耗尽。
举个日常生活中重度使用的例子,在高清画质+60fps模式下玩《王者荣耀》,玩一个小时,手机电量仅消耗6%,换算下来,需要连续不断地玩16.7个小时游戏,才能将手机电量耗尽。
说实话,手机或许能够承受如此长时间的游戏,但我却无法承受。
倘若在重度游戏环节中,华为畅享 60X能够轻松应对并坚持接近17个小时,那么在其他场景下自然更是毫无压力。
比如,刷抖音,坚持20小时以上不在话下;打电话,能持续打2天再加1夜,再加1个上午;放音乐,可以从周一早上上班时开始播放,一直不间断地播放到周五晚上下班;做导航,按照100KM/h的速度,它能够支撑司机从广州城区驾车到北京城区,包括各自市区堵车的时间。
事实上,我们没有人会这样不间断地使用一款手机,华为畅享 60X是绝对意义上在一天内不会让用户产生续航焦虑的手机,无论是早出晚归的工作日上班族,还是狂欢至深夜的周末派对玩家,亦或是无论晴雨风雪都在外奔波的外卖和快递工作人员,都不会对这款手机的续航能力构成挑战。
这便是为何我说华为畅享 60X是“充电宝刺客”的克星,因为它根本无需充电宝。
《不光不需要充电宝,华为畅享 60X亦可作充电宝》
实际上,将电池容量增大并非难事,倘若我们前往深圳华强北进行一次山寨机的探寻之旅,或许会发现这里存在电池容量高达20000mAh的智能手机,但其代价是这款手机厚达2厘米,重达1斤。
所以,难题在于如何将7000mAh的大电池,装入正常尺寸的手机之中。
倘若不是先使用了这款手机,而后才得知其电池容量,那么在我的想象中,一款拥有7000mAh电池容量的手机,重量或许会接近半斤,厚度可能会超过1厘米。
然而,华为畅享 60X的厚度不足9mm(128/256GB版本为8.9mm;512GB版本为9.1mm),在6.95英寸超大屏幕尺寸下,重量为216克(512GB版本为219克),比屏幕更小的iPhone 14 Pro Max要轻许多。
为何华为畅享 60X能够在保持如此轻薄的尺寸的同时,还拥有超大的电池容量呢?
答案是“巨鲸电池”。
这是华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名称,巨鲸作为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动物,是一种具象化的大,恰好对应了华为畅享 60X的大容量电池。而“巨鲸电池”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能量密度高,达到了惊人的748Wh/L。
对于748Wh/L的能量密度概念,许多人或许并无清晰的认知,在此可以进行两个对比。
荣耀Magic 5 Pro所采用的“青海湖电池”是目前智能手机中技术颇为先进、能量密度相当高的电池,与该款手机的旗舰定位相匹配。华为畅享 60X的“巨鲸电池”的能量密度与“青海湖电池”相同,可视为旗舰级水平,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而在电动汽车领域,能量密度是区分电池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这也是为何许多电动汽车存在一个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低配版,而高配版往往采用三元锂电池,原因在于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电池高出许多,在相同重量下,自然是三元锂电池高配版的续航里程更远。
对于“巨鲸电池续航系统”而言,能量密度是最为重要且基础的指标,但电池并非孤立于手机而存在,还需要考虑安全、耐用以及内部堆叠等问题。因此,这个系统还设置了三层电池保护结构,并通过了全球多国的电池安全认证;同时采用了双层电池设计,能够使电池模组厚度减少6.6%。华为畅享 60X还可以进行智能充放电管理,以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
因而,在畅享 60X上,华为针对电池续航的用户痛点,通过“巨鲸电池”解决了大容量与小体积之间的矛盾,而非简单地让手机的尺寸和重量随着电池容量的增加而膨胀。
华为在电池技术方面的投入和研发并不让人意外,早在2012年,华为手机团队将技术研发力量聚焦于三个用户需求点:续航、影像和流畅。
我们已经见识到了XMAGE所代表的影像以及鸿蒙系统所代表的流畅,至于续航,由于电池并不外露,电量支撑又是细水长流,因此我们不太容易察觉到。
但自Mate 7开始,我们从未对华为手机的续航能力产生过怀疑,这意味着,细水长流,亦是源远流长,直至畅享 60X在续航方面的极致表现,我们才发现,这不仅仅是源远流长,更是技术的进步与叠加,最终形成百川汇流、大江奔腾的态势。
正如重磅发布会存在一个One More Thing一样,对于华为畅享 60X而言,其实也有一个极为重要的One More Thing功能:业界领先的22.5W有线反充。
正如我们所说,畅享 60X的电量在一天时间内极难耗尽,且其电池容量远远大于街头的共享充电宝,那么为何它不能充当充电宝呢?
华为正是如此思考的,在畅享 60X的512GB版本上,配备了这一22.5W有线反向充电功能,能够为诸如华为Mate 50系列、P60系列的手机以两倍多于共享充电宝的功率进行充电,半小时便可为华为P60 Pro充35%的电量。
实际上,反向充电并非新颖功能,但一直以来其实用性并不高。
这是因为一般手机的电池容量也不高,自身都难保还要为他人救急,经过无线充电的能量损耗,往往是急没救成,自己也开始焦虑了。另外,一般的无线反向充电功率仅有5W,充半个小时也充不进多少电,救急还行,实用性不足。
对于华为畅享 60X而言,7000mAh的容量与22.5W的反向充电相结合,形成了对共享充电宝的实用性碾压。
这便是华为畅享 60X作为“充电宝刺客”克星的第二层含义,它不仅不需要共享充电宝,还能够在应急场景中取代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价值。
畅享系列并非华为的旗舰机系列,但华为并未在该系列上吝啬技术投入,续航一直是其标签,而畅享 60X将手机续航能力提升到了新的行业高度。
正如续航是一种质朴的需求一样,华为在续航技术上的投入,也与实际使用紧密相关,它容量大且能量密度高,同时并未给厚度和重量带来负担,它不仅能够独善其身,还能够兼济天下,解决了自身的续航焦虑,也能够迅速解决他人的续航焦虑。
领先的技术,亦是实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