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是否留意到,当下众多汽车厂商纷纷投身于增程式电动车的研发之中。除了赛力斯、理想等我们早已熟知的品牌外,诸如哪吒、零跑这类起初仅专注于纯电动车的新兴势力,也顺应潮流,开始踏上纯电与增程式并行的发展道路。
实际上,这一“大势”从乘联会每月公布的销量数据中便可清晰看出:今年1至10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07.5%,其中纯电动车同比增长仅为92%,而PHEV(含增程式)的销量却同比猛增178%,且其份额已接近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四分之一。
新的品牌、新的参与者持续涌现,而增程式电动车在这几年间从饱受质疑到销量渐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赛力斯的AITO问界系列便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近三个月其交付量稳定在一万辆以上,10月的销量甚至超越了理想汽车。
在一些人眼中被视为“落后”的技术,为何在市场上能赢得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且这一阵营还在不断扩大呢?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论坛上,赛力斯集团CTO(首席技术官)、赛力斯汽车(轮值)总裁许林分享了一组数据:“我们的纯电驱智能平台可油可电,我们对使用时长和里程进行了研究,发现用户有90%的驾驶时间使用的是纯电,有70%的行驶里程使用的是纯电。”
说实话,我对这两个数字颇感惊讶。
因为在我们一贯的认知里,许多人选择增程式电动车,一方面是因为在驾驶体验上,增程式电动车完全由电机驱动,发动机舱内的机器以“发电机”的角色存在,动力表现和体验完全取决于电驱系统的性能,会优于大部分传统PHEV。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有了发动机,那些不习惯频繁充电的传统燃油车用户,或者周边充电条件不完善的用户,可以将其当作燃油车使用,定期加油即可。实际上,即便如此,其加油频率也会远低于其他同级别纯燃油车。
但从许林提供的这份数据来看,我显然误判了AITO用户的用车习惯。
以AITO问界M7为例,因其搭载了40kWh的电池包,纯电续航里程超过200公里(CLTC工况),所以只要能定期充电,日常城市通勤完全可以仅使用纯电模式,无需耗费一滴汽油。即便没有条件安装家用充电桩,问界M7也支持快充,找个充电桩充电半小时并非难事,并且问界M7还能够兼容市面上97%以上的充电桩,车主的充电便利性也有所保障。
当然,这些优点众人皆知,然而大家往往会忽视增程式电动车的另一个优点,那便是技术成熟,结构“简便”。
过去许多人认为增程式技术落后,本质上是因为那时增程式技术的开发思路主要是“节油”,是基于燃油车的技术,再加上当时电池技术不成熟,电驱系统性能一般,所以无论是在体验上还是实际油耗表现上,都没有显著优势,但其售价却比燃油车高出不少,确实缺乏竞争力。
但现今确实要归功于自主电动车技术的显著进步,当下的增程式技术虽然原理上变化不大,但造车思路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更省油的燃油车”演变为“续航能力更强的电动车”。
也正是由于这一基本性质的改变,才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性技术平台,例如孕育AITO问界M5、问界M7的纯电驱智能平台,便是以全程电机驱动为核心,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配,实现纯电、增程等多种技术路径的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
这与过去常说的“油改电”,已然完全不属于同一时代的产物。
而且除了电池和电驱系统有了质的提升之外,其实车头的那台增程器,也与我们传统认知中的发动机有了明显的不同。
在纯燃油车上,发动机的动力性能表现固然重要,但省油也同样关键。而即使在当下主流的PHEV上,尽管在许多工况下已实现了纯电驱动,但由于电机功率受限,发动机还需要兼顾电池充电和某些工况下的动力输出。
需要兼顾的方面越多,需要妥协的地方自然也越多。
所以可以看到,目前几款主流热销的PHEV车型,都通过配备两挡或三挡的混动专用变速器,来兼顾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和油耗表现。相对而言,增程式电动车由于增程器只负责发电,不但发动机的结构可以更为简单高效,在设计上也可以更专注于提升某个转速区间的工作效率。
通俗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油,发更多的电。例如AITO问界M5上的那台1.5T四缸增程专用发动机,压缩比为15:1,热效率达到41%,高效工作区间占比超过90%,燃油的能量利用率更高。再加上结构和工艺上的优化,使得NVH性能也更佳,行驶时几乎感觉不到增程器的存在。
对于身处北方的用户来说,增程式电动车还具有额外的一项优势,那就是在冬季,也依然能够随心使用。
虽然这一两年电池厂商和车企都在大力投入,通过电化学技术和优化电池管理系统来改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里程缩水的问题,始终是阻碍北方用户选择纯电动车的关键因素,而增程式电动车则几乎不受此影响,即便用油的机会增多,但AITO问界M5这类车型的油耗仍比同级燃油车少一半。
其实大家都清楚,纯燃油车退出市场是必然趋势,且已成定局。然而,我们用车环境的复杂性并不会因燃油车的退出而有所改变。
纯燃油车的“电动化”是所有车企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充电补能条件良好的消费者而言,电动车或许在用车成本上更低,但对于现今大多数的燃油车用户来说,增程式电动车既无需改变他们多年积累下来的用车习惯,又能让他们享受到纯电动车的驾驶体验,可谓是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
而像AITO问界系列,还配备了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其操作体验简单流畅,与智能手机类似,几乎没有学习成本,这无疑是另一种吸引力。从未来的大趋势来看,“增程式+智能化”将会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产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