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MIX Fold 4:折叠屏旗舰,影像旗舰!"
当轻薄成为常态,极致堆叠将再次成为横版折叠屏的第一目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水平折叠屏从薄到薄的进步。如今,水平折叠屏在正常状态下的重量与超大杯相当,并且由于没有巨大的影像模块,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单从握持体验上已经超越了多款影像旗舰。这对于折叠屏市场来说,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厚度、重量、握感体验都被一一打破,水平折叠屏的下一个目标是回归硬件。说到硬件,横版折叠屏各家的首要目标往往是图像。为了轻薄,折叠屏往往牺牲了太多的图像,图像几乎成了折叠屏产品中最短的一块板。但总有例外。去年小米MIX Fold 3不仅凭借徕卡全焦四摄成为折叠屏领域真正的影像旗舰,甚至在正常形态的产品上也稳坐第一梯队的宝座。
前段时间,我们收到了小米全新的折叠屏产品——小米MIX Fold 4。在坚持徕卡四摄全焦段的前提下,小米Mix Fold 4的重量能带来怎样的惊喜?本期PhoneTalk,我们一窥小米MIX Fold 4的旗舰风格。
226g机身重量,9.47mm折叠厚度,轻薄保护双手。
在硬件不减,徕卡依然坚持全焦段四摄的前提下,小米MIX Fold 4的机身重量为226g,但由于机身内外贴膜的存在,实测重量为231.1g,机身厚度展开时为4.59mm,折叠时为9.47mm。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小米MIX Fold 4整体减重33g,机身厚度已经超过一厘米的极限,是目前最薄的水平折叠屏之一。
减重的关键之一是铰链,这在折叠屏产品中是独一无二的。铰链复杂多样的部件及其特殊的结构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优良的强度和可靠性,因此如何减小尺寸和重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去年小米MIX Fold 3推出了小米龙骨轴(铰链)。最大的创新是由原来的“二级连杆”升级为“三级连杆”,同时增加了更多的活动关节,有效减小了轴的体积和重量。
这次小米MIX Fold 4带来了全新的小米龙骨轴2.0,零件数量从198个减少到137个。同时,轴的宽度从24mm减少到18.8mm,厚度从2.9mm减少到2.3mm,重量从23.1g再次减少到19.4g。
但是,转轴的重量也不能盲目减少。要实现这33g的大幅减重,最终还是要看材料的进步,所以小米MIX Fold 4把目标转向了碳纤维。关于碳纤维材料在机身上的应用,其实在机身外观上就已经有了端倪。刚开箱的时候发现小米MIX Fold 4的镜头模组采用了碳纤维的质感。根据官方描述,龙骨轴浮板两侧、屏幕支撑衬板、中框电池厂衬板均采用100%碳纤维材料,不仅实现了轻量化,还质的提高了内部部件的强度。
同时,小米MIX Fold 4的防护性能依然出色,甚至更好。整体机身为“龙甲架构”,内屏仍为UTG超薄玻璃,外屏为小米龙晶玻璃。至于机身背部材质,龙麟纤维版继续选择芳纶纤维和陶瓷纤维,但整体强度相比上一代继续提升,其余配色采用玻璃纤维技术,以提高后盖的强度和韧性,大幅减轻重量。此外,除了上面刚刚提到的T800H碳纤维材料外,内部构件广泛采用6M42高强度铝合金、超级钢、碳陶瓷钢。整机还支持IPX8防水。在防护性能上,小米MIX Fold 4是有诚意的。
四色机身,四微曲屏
小米MIX Fold 4这次带来了四种配色,保留了上一代的龙麟纤版和黑色,同时带来了经典的白色和全新的龙胆蓝版。这个白色真的很好看。现在的水平折叠屏越来越薄,在配色的选择上可以稍微向正常产品敞开。比如黑色和金色虽然抢眼,但是商业气息还是太浓。我们这次拿到的是龙胆蓝配色,整体颜色会深一些。由于机身背部采用了玻璃纤维技术,在保持光滑手感的同时,不会沾染指纹。
因为机身折叠厚度为9.47mm,所以在机身底部可以看到Type-C口的向外延伸,而为了保证机身的轻薄,同时保证正常充电,底部实际上是缺了一部分,在保证日常使用的情况下,水平折叠屏的厚度限制基本相同,除非取消有线充电。而且我们还发现小米MIX Fold 4的SIM卡槽设计有了很大的变化。卡托的挖洞和卡托的身体是分开的,也改成了单面摆放,大概是为了瘦。
金属中框从直角改成了曲面设计,但是原来的金属拉丝变成了亮面设计,这种指纹污染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弧形中框最大的好处是展开时会更舒服。至于握持的舒适度,个人感觉直角中框在折叠状态下握持体验不错,而弧形中框在展开状态下会更舒适。侧面音量键和电源键位于一侧中框,电源键还集成了侧面指纹解锁。可惜屏幕上没有指纹。
来到镜头模组部分,整体的Deco设计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改变。背板的隆起被取消,镜头模组周围只形成了一个类似火山口的形状,中间叠加了亮银色的装饰,顶部用前面提到的碳纤维的纹理装饰。不过,虽然取消了凸起,但整个模组采用了全新的向下弧形设计,让手指与镜头模组的接触部分在握持时更加贴合。另外这个红外遥控器也和镜头合二为一,取消了顶部开孔。
外屏除了龙晶玻璃,还采用了四曲面屏,形式上有点类似于数码系列马克杯和超大号马克杯的等深微曲面屏,但是外屏左侧部分与一体式中框相连,所以曲率特别小。相比之前的单面曲面屏,小米MIX Fold 4现在的设计既保证了手指滑动时的舒适性,又不会因为单面曲面屏而在视觉体验上感觉突兀。此外,小米MIX Fold 4的内外屏这次边框也更窄,视觉体验更高,因为外屏是曲面屏。不仅仅是边框,内外屏以及机身的R角都比上一代更加圆润,视觉观感也会更加柔和。内置屏幕摄像头依然位于屏幕左上角,只是孔变小了。
其他方面,0815 X轴直线电机,1115对称双扬声器,USB 3.2 Gen 1也有。
规格高度统一的旗舰级双屏
关于内屏的折痕,如今几乎所有的国产折叠屏都选择用凹凸不平的面积来换取折痕的深度。虽然面积相对更多,但折痕较浅。除非侧面大角度观察,否则折痕对实际使用体验影响不大,大角度不符合实际使用场景。去年的小米MIX Fold 3重度使用半年多,折痕深度变化不大。当你从铰链位置滑动手指,可以感觉到它的平整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小米MIX Fold 4的外屏尺寸为6.56英寸,与上一代保持一致。采用华星光电C8+发光材料,分辨率为2520×1080,等效PPI为418。支持1-120Hz无级自适应刷新率,刷新率与手指滑动页面无限匹配。
内屏尺寸7.98英寸,采用三星E7发光材料。虽然内屏和外屏的发光材料不同,但小米MIX Fold 4的规格几乎相同,内屏分辨率2488×2224,等效PPI,外屏418,同样支持1-120Hz的无级自适应刷新率,调光策略也是高亮度DC+低亮度2160Hz PWM调光。不过,内部屏幕额外配备了三星最新的Eco有机发光二极管Plus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提高续航性能。
骁龙8 Gen3处理器+5100mAh电池+67W有线+50W无线。
小米MIX Fold 4依然搭载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并不在领先版上。闪存和内存规格为LPDDR5X 8533Mbps+UFS4.0,我们得到的是内存配置为16GB+512GB,可以直接跳过,具体看实际游戏性能。
《原神》
须弥地区月亮山-田湾池30分钟战斗平均帧率49.57帧。整机功耗5.59W,机身背面最高温度46℃,位于镜头模组右侧。横屏握持时在镜头模组和外屏的交界处,内屏上部左侧温度约50℃。
《崩坏:星穹铁道》
匹诺曹黄金时刻,20分钟跑分测试平均帧率46.99帧,整机功耗5.87W,机身背面最高温度46.8℃,内屏上部温度约50.2℃。
绝对零度区
这段时间我其实是用小米MIX Fold 4来体验这款游戏的。因为外屏是正常屏占比,我就不多说了。《禁区零》可以完全覆盖在内屏上,但只能在跑图和战斗的过程中。如果打开二级页面,整体UI会被限制在中间。而且即使在铺好的状态下,移动和技能按钮的位置也比较高。
关于禁区,我们做了一个10分钟的广营广场跑分图,选择了“恶名猎杀”模式,连续战斗两次,看看如果长时间处于战斗环境中的压力。
跑分图测试下平均帧率49.95帧,10分钟整机功耗6.25W。机身背面最高温度45.4℃,正面最高温度49℃。战斗场景下,平均帧率44.4帧,整机功耗6.48W,机身背面最高温度46℃,正面最高温度49.6℃。
图注:跑图场景下测试结果图注:战斗场景下测试结果
简单总结就是,虽然内屏给了更高的渲染分辨率,画质体验更上一筹,但换来的是更高的功耗和发热。处理器性能和能效在进步,但随着游戏更新,其负载压力也会更大,并且由于堆料,折叠屏的被动散热能力也要有所限制。《原神》和《崩坏:星穹铁道》虽然发热降帧,但帧率是缓步下降,虽然最后的平均帧率不算太高,但游戏体验其实没有下降太多。反观《绝区零》,跑图测试下前4分多钟平均帧率能来到57帧,但后半程的帧率就和过山车一样来回抖动了,战斗场景下帧率的抖动频率和深度还要更大,后续还是要好好优化优化的。图注:跑图场景下的测试结果简单总结就是,虽然内屏给出了更高的渲染分辨率和更好的画质体验,但换来的是更高的功耗和热量。处理器的性能和能效在提升,但是随着游戏的更新,负载压力会更大,折叠屏的被动散热能力也会因为堆叠而受到限制。虽然《《原神》》和《撞车:星穹铁路》丢帧了,但是帧率下降的很慢。虽然最终的平均帧率不算太高,但是游戏体验并没有下降太多。另一方面,《零地带》在跑分图测试下,前四分钟平均帧率可以达到57帧,但后半段帧率会像过山车一样来回抖动,战斗场景中帧率的抖动频率和深度会更大,未来应该会有所优化。
至于“明超”,虽然目前可以完全覆盖内屏,但应该是从界面的UI进行适配,包括移动和技能图标的下沉,便于操控。但是由于明超释放的技能比较多,加上闪避、跳跃等按钮,实际上有点拥挤,队伍中其他角色在屏幕上的位置也不合适,所以切换时手指需要明显移动。关于明超的测试,我们计划的路线是从服部泽的右下角开始,经过愚钝森林、惠桧港市和壶口山脉,最后到达这个州的市界。不过明超的优化确实有点,过模、丢模、延迟卡顿的情况还是比较频繁的,暂时跳过。
对于横屏折叠屏来说,金铲之战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不过小米MIX Fold 4目前只适配60帧+极高画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外屏启动后切换到内屏,《金铲之战》的UI不会切换到平板模式,需要重启才能在内屏打开应用。
充电方面,小米MIX Fold 4内置5100mAh电池,并配备了一颗浪涌P2快充芯片、两颗浪涌G1管理芯片和一颗浪涌R1双电池均流芯片,支持67W有线充电和50W无线充电。在实测的展开状态下,从1%开始充电,前台显示53分钟100%充满,充满需要58分钟。这个充电时间对于67W来说只能说是进步/[/了。
徕卡全焦四摄双长焦微距
去年的小米MIX Fold 3在图像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四摄全焦距双长焦的组合在折叠屏产品中极为少见。硬件的实力加上徕卡光学的加持,让小米MIX Fold 3成为一款相对水平的折叠屏旗舰,没有短板,实力不弱于大玻璃影像旗舰。时至今日,小米MIX Fold 4依然带来了减重33g的徕卡全焦四摄和双长焦微距。
简单介绍一下小米MIX Fold 4的影像硬件:
广角主拍:光影猎人800,1/1.56”英寸,5000万像素,等效焦距23mm,光圈值f/1.7。
超广角镜头:1200万像素,等效焦距15mm,光圈值f/2.2。
中焦镜头:5000万像素,等效焦距47mm,光圈值f/2.0,支持浮动对焦,最近焦距9cm。
潜望镜长焦镜头:1000万像素,等效焦距115mm,光圈值f/2.92,最近对焦距离30cm左右。
小米影像大脑3.0(小米AISP)
小米MIX Fold 4的镜头配置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依然覆盖了15mm到115mm和230 mm的全焦拍摄能力,但是在中焦镜头的选择上,小米MIX Fold 4选择了独立的2x镜头,不仅拥有不错的微距拍摄能力,而且通过ISZ变焦,在4x焦距下也有出色的拍摄水平。
但在四摄五焦距的色彩一致性上,小米MIX Fold 4这种独立2倍镜头需要再次打磨,尤其是在94mm焦距(4倍)上,色彩表现相比其他焦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小米MIX Fold 4这次还推出了小米影像大脑3.0,还支持小米大师人像和人像模型,这真的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在人像模式下,依然只提供23mm、35mm、50mm、75mm四种固定焦距,对于双长焦组合的小米MIX Fold 4来说并不可惜。
得益于小米影像大脑3.0,小米MIX Fold 4还支持UltraZoom超级AI变焦,在焦距30倍以上时可以自动启动。
此外,小米MIX Fold 4还适配了UltraHDR,这意味着你不仅可以查看自己的HDR照片,还可以查看其他支持UltraHDR的设备拍摄的HDR照片,小米MIX Fold 4拍摄的HDR照片也可以在其他支持UltraHDR的设备上正常查看。
此外,由于折叠屏本身的悬停功能,使用小米MIX Fold 4还可以实现多角度拍摄,后期拍摄,延时摄影更加稳定便捷。不过还是要说一下,因为内屏摄像头在机身左侧,所以在使用内屏前置摄像头进行悬停拍摄时,对后置摄像头的镜头模组不是很友好。内屏前置摄像头放在右上角会不会更好?
全新的分屏和悬停体验以及更丰富的AI应用
大屏幕分屏
这个功能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当两个应用分屏时,拉动屏幕中央的拉杆,实现一个应用全屏,而另一个应用只会暴露在屏幕边缘,方便两个应用快速切换。
更好的悬停和看电影
悬停模式除了有利于拍摄之外,最广泛的用途应该是悬停看电影。你可以在设置-折叠屏幕区-悬停模式中了解支持悬停的应用。这里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以及优酷、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斗鱼、虎牙、哔哩哔哩等主流视频软件为例。
虽然QQ音乐支持悬停,但是在实际音乐播放中还没有发现如何触发。网易云音乐的悬停模式值得大赞,尤其是歌词的呈现形式,另外两个歌词动画可以在右上角切换。
还改编了几个视频软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所有正常形式的UI页面移到下屏,比如腾讯视频、哔哩哔哩、斗鱼、虎牙,其中斗鱼软件的弹幕也可以显示在下屏。
另一种是重新布局,比如爱奇艺、优酷、芒果。爱奇艺的UI很简单,但是基本功能都有。优酷最全面,还提供弹幕发送、剧集选择、页面锁定。至于芒果,暂时只提供了四个功能,甚至调节视频进度、声音、亮度都只能在上屏操作。希望接下来能进一步完善。
人工智能笔记,人工智能录音机
AI笔记其实就是简单的内容整理和纠错翻译。虽然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很常见的功能,但是真的很实用。相比AI notes,我更喜欢小米MIX Fold 4带来的AI录音机,无论是日常会议录音的摘要还是total recall的摘要,甚至是翻译。而且小米MIX Fold 4还有丰富的第三方应用录音,一些通话会议可以快速整理。
同声传译
这次小米MIX Fold 4还带来了同传功能。除了简单的面对面同传,小米MIX Fold 4还支持会议/通话中的同传,最大的优势在于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同传。
摘要
机身内部要实现水平折叠屏产品中图像的全焦点覆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去年我想要一款全像实力的横屏折叠屏旗舰。小米MIX Fold 3不仅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同级别中唯一的选择。
第一次拿到小米MIX Fold 4的时候,这个厚度和重量真的给人很大的惊喜。我翻转机身,看到了四个熟悉的镜头。即使机身做得这么薄,小米在图像部分依然没有缩水。15mm到115mm的全焦覆盖几乎满足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场景,更何况两个长焦镜头也有不错的微距体验。
重量和厚度是惊喜,惊喜之外是小米扎实的硬件堆叠。内外同规格、同PPI、同亮度、同调光策略的屏幕,保证了内外屏幕显示效果和使用体验的一致性。骁龙8 Gen3处理器和更大的电池容量,虽然充电规格还有提升空,67W有线+50W无线还是第一梯队的水平,如果再打磨一下就更好了。还有全新的配色,更强的防护能力,天通双向卫星通讯。折叠屏的堆叠上,你可以一直相信小米,轻薄,旗舰体验缺一不可。
标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