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震撼,ZimaCube Pro独家拆解!硬件细节让你爱不释手

访客 3C数码 9.9K+
ZimaCube Pro是市面上的一款高性能设备,它采用高通骁龙875处理器,搭配5G技术,运行速度快且稳定。拆解步骤十分简单,只需要轻轻一开就能看到内部的硬件细节,包括CPU、GPU、存储和电源模块等。这款设备不仅可以用于手机游戏和视频播放,还可以用于智能家居控制和自动驾驶等。如果你对手机性能感兴趣,或者希望提升您的游戏体验,那么ZimaCube Pro绝对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选择。

大家好,我是连续签到3490+天却处于懒癌晚期的灿灿先生。

ZimaCube系列硬件规格

可管峻收到了8.3公斤的顺丰快递。除了外面的牛皮纸箱,里面还有一个黑橙撞色纸箱(a P站:不不不不是我)。

ZimaCube Pro家庭照片包内容丰富。除了设备本体和一个19V×11.58A欧标电源适配器,冰鲸还准备了一根CAT6网线,四组固定螺丝,一把十字和六角螺丝刀。前照明设备的主体是一个方头方脑的盒子,这也是它被命名为立方体的原因。它延续了包装的酷炫设计。除了中间I/O区域,正面采用塑料格栅,机身机身采用全铝CNC材质,给人安全感十足。

在整体布局上,ZimaCube系列采用了类似百宝箱、约瑟博N2等NAS机柜的上下分层结构。好处是数据计算区和存储区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散热设计也有很大空间。缺点是柜体结构可能过大。对于他们的首款NAS产品,冰鲸团队显然做了一些巧妙的思考,第七盘和背板的连接方式颇具创意,也有效节省了内外空机房;美中不足的是团队缺乏散热和风道设计的经验,测试版的ZimaCube噪音略高,下面会详细分析。

2.上主板舱介绍

如上所述,ZimaCube采用分层结构。先来揭秘住在“楼上”的主板舱,它是整个设备的大脑。

拆卸螺丝用附带的或自带的六角螺丝刀拧开两边的四个螺丝,然后用钉子或卡片把ZimaCube的头骨提起来。主板舱位于主板中央,是一个25mm高的双铜管涡轮散热器。关于它的性能和效果,我们将在下面的散热部分具体介绍。

冰鲸预装的ZimaCube Pro是一款金士顿OM8PGP4256Q-A0 256GBNvme固态,搭载PCIe 4.0,预装的是ZimaOS操作系统。内存方面,采用了两块8G DDR5英睿达CT8G48C40S5G内存,用料非常厚道扎实。

预装系统固态预装内存

网络方面,除了板载两个i226网卡外,ZimaCube还通过板载M.2插槽+转接线的形式安装了一个Marvell AQC113万兆电口网卡,这也是Pro版ZimaCube反而比普通版少了一个板载M.2插槽的原因。至于预装系统的固态网络,ZimaCube以板载M.2槽和跳线的形式安装了一个Marvell AQC113千兆口网卡,这也是Pro ZimaCube比普通版少一个板载M.2槽的原因。

万兆网卡

最值得一提的是,ZimaCube主板上还预留了一个板载USB接口,目前这个接口被一个用以控制第七盘光效的USB无线网卡所占据

万兆网卡最值得注意的是,ZimaCube主板还预留了板载USB接口,目前被一个用于控制第七盘光效率的USB无线网卡占用。

“板载”USB 无线网卡

不过,如果你和罐罐君一样不喜欢“灯大灯闪灯会亮”的光污染,同时还是UnRaid或黑裙用户,那么,嘿嘿嘿

但是,如果你和你一样不喜欢“车灯一闪就亮”的光污染,而且你也是UnRaid或者黑裙的用户,那么,嘿嘿嘿

实际上是板载USB接口,速率暂未测试

(难怪冰鲸官方介绍页面列出了一堆第三方支持系统,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好了,楼上主板舱的介绍到此结束。我们去楼下小姐姐的豪华别墅——硬盘小屋吧。

3.下部硬盘舱介绍

作为一款NAS产品,硬盘舱的设计是重中之重,冰鲸团队的匠心也大多体现在这里。让我一起来这里。

磁吸连接的硬盘仓前面板前面的格栅是四角磁吸连接的,轻轻一挖就能拆下来,露出里面的6+1个盘位。对于硬盘仓拆面板后的机械硬盘,ZimaCube系列提供的六个托盘全部采用普通抽取盒,带指示灯,螺丝固定方式不方便,但更可靠;抽出/安装也很顺利,但是在背板最后插入阶段,需要稍微用力向内推,然后下压手柄,最后安装。硬盘抽取盒的第七个磁盘,位于磁盘位置的最右侧,是亮点之一。它的正面是一个可编程的RGB LED模块。拔出后露出4个全速3200MB(Pro版)的M.2插槽。第七个盘拆板后可以看到,第七个盘支持的是一个翔硕ASMedia ASM2824芯片,实际上可以在主板不支持PCIE拆分的情况下扩展4个M.2接口,是群晖万兆+M.2二合一模块的同一个IC。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七块板背面的IC还预装了一个ESP32C3 SuperMini单片机,目前从板上连接引线来控制led模块。另外还支持后续二次开发,给玩家更多的DIY玩法空。除了第七背板,ZimaCube的背板设计也颇具特色。其接口全部采用SATA/SAS兼容接口,支持SATA硬盘或运行于SATA模式的SAS磁盘(控制芯片限制),双边焊接工艺带来了更好的接口强度。电源方面,背板通过4Pin布线与主板连接。数据连接方式不走寻常路,没有使用常规的SATA线,而是两根看起来像笔记本屏幕线的软线。经过确认,它们其实是变魔术后的非常细的同轴线。结合背板规格推测,这应该是两组PCIe布线,分别扩展SATA×6和M.2×4。

采用它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引脚是固定的,使其连接稳定;另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内部布线数量,变相节省空,整体更干净;此外,同轴线的多层复合结构也使其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和优异的抗干扰效果。

两个4Pin风扇引脚也从背板后侧引出。但由于目前版本的背板没有连接主板风扇控制接口,所以这两个引脚只有供电功能,不能PWM调节。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的散热分析和转换中阐述。

4.散热分析及改造预测

对于NAS这类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的设备来说,散热是重中之重,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家“小姐姐”中暑甚至屋(硬)子(盘)着(损)火(毁)

。远的不说,2个月前抢发上市的某友商产品,就因设计不当、BIOS调教不佳等导致“高烧不退”,成为众多用户的吐槽重点。对于NAS这种内部空是“寸土寸金”的设备来说,散热是最重要的。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小妹妹”中暑甚至房子(硬盘)着火。远的不说,一个朋友的产品,两个月前才匆匆上市,就因为设计不当,BIOS调教不好,成了很多用户关注的焦点。

回到ZimaCube,如前所述,它采用上下分层结构。上层CPU采用25mm高双铜管涡轮散热器,预装出风口吹向只有三排散热孔的设备侧面。于是,在收到装备的同时,我也收到了冰鲸小姐团队的粉丝方向修改指南。

风扇改装指南

根据CasaOS生态开发者@CP0204大榭的测试,CPU风扇在待机状态下很安静,但一旦负载稍高,比如安装应用或启动程序时,马上呼呼作响。

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涡轮风扇身板较小,只能拼命转动以求散热;同时,主板舱内未安装机箱风扇,没有形成连通外界的风道,导致热量在内部堆积,进一步加大了风扇负载,导致恶性循环。

原因可能是涡轮风扇体板小,只能拼命旋转散热;同时,主板舱内没有安装机箱风扇,也没有风道与外界相连,导致内部热量积聚,进一步加大风扇负荷,导致恶性循环。

在下层硬盘仓的后面,冰鲸安装了两个8010风扇,提供了充足的风量。不过,虽然风扇本身噪音不是很大,但在目前的版本中,它们的安装距离太近,出风直接吹到背板和格栅,噪音很大,严重时甚至可以“媲美”车间。同时由于目前版本的背板只能充电,无法通过PWM来调节速度,所以无法通过降低速度来降低噪音。

硬盘舱风扇

好在,ZimaCube Pro在整体设计上就充分保留了DIY空间,针对散热设计上的缺陷,罐罐君已经下单了一系列改造件,正在陆续收货中。预计本周末,我将对ZimaCube Pro的散热进行改造,并将结果反馈给冰鲸团队。好在ZimaCube Pro在整体设计上充分保留了DIY空房间。针对散热设计上的缺陷,坦坦君已经放置了一系列的改装件,正在陆续收货。预计这个周末,我会对ZimaCube Pro的散热进行改造,并将结果反馈给冰鲸团队。

同时,我还计划开展深度硬件测试,全面解构ZimaCube Pro的性能,敬请期待!同时还计划进行深入的硬件测试,全面解构ZimaCube Pro的性能,敬请期待!

嗯,下次见~

#生活还在继续,挖洞#

作者声明本文存在利益关联。请尊重作者和分享的内容,友好沟通,理性决策~

标签: 主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