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宣布不再参与价格战,旨在维持其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这一决定体现了品牌对长期投资决策的重视,并表明了其坚守自身价值的策略。
不知道是谁打响了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第一枪。此后汽车市场掀起降价潮,在华合资的外资品牌傻眼了,不得不加入竞争。
一向以豪华风格著称的宝马、奔驰、奥迪三大德系品牌也推出了相应的降价政策。
以宝马为例。其旗舰电动车i3的指导价原本是35.39万元,在大幅降价潮中直接打折60%。现在价格直接22万左右,宝马5系燃油版起步价从43.99万元降到了32万左右。
不过,为「保份额而降价」的策略并没有太大成效。但“降价保份额”的策略收效不大。
据《财经》报道。com,宝马的降价策略保持了去年的份额,全年折扣率为17.6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宝马在华交付汽车82.5万辆,同比增长4%。增速放缓表明了保持份额的难度。
量的价格已经出现。去年宝马净利润同比下滑超30%,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为9.8%,低于市场预期。
为此,宝马中国近日决定退出持续近一年的“降价保份额”以维持品牌价值。
不仅仅是宝马,它的德国“老家”也不好过。奔驰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下降近6%,旗下“C级”和“E级”车起步价均下调10万元左右。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风起云涌,连“王娟”小米都造完车了,可供消费者选择的好车太多了。
各大车企必须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才能争得一片天地。此前以次充好、恶意加价的车型将在这场市场竞争中失去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