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升级难不难,从购买原装粒状SSD开始!

访客 3C数码 2.7K+
固态硬盘升级并不简单,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选择合适的提升级别、处理文件速度、维护保养等。购买原装粒状SSD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但价格相对较高。在更换固态硬盘时,可以优先考虑购买原装产品,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不经意间,亲戚朋友问了一个问题,笔记本升级是不是也必须买原厂才能兼容。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任何品牌的电脑本质上都是组装机,因为没有一家科技公司能把CPU、GPU、存储、板卡、功能IC全部研发生产出来。

有两个X86架构处理器,三个GPU图形处理器和两个机械硬盘。虽然固态硬盘品牌众多,但研发生产NAND颗粒的厂商屈指可数。

99年大二的时候,还没去网吧,两个宿舍的同学就给我塞了软盘。

“狐狸,看到大唐双龙传奇更新的时候给我拿回来。”

“看看有什么新ROM出来,除了麻将给我弄回来””

“帮我看看有没有TNT显卡的新驱动”

“S3 Savage 3D用户表示需要驱动程序和BIOS”

“帮我弄点新壁纸,不是640X480,要1024X768以上的。”

“师姐的C++作业做不了,我叫你把软盘送到她那边。”

没错,老头就是20多年前拿着软盘去网吧的大头狐狸。以前我们的移动存储只有软盘,容量1.44MB,计算机科目作业用软盘,保存备份用软盘,网吧下载用软盘。而且软盘因为灰尘或者其他问题,是无法读取的。

读不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拔出来再试一次,换个不同的软驱再试一次,格式化后再试一次,然后不行就只能再买一个了。

好在早在1987年,《装甲人》的前身东芝就公布了NAND闪存结构。当时EPROM和EEPROM流行,NAND出版物是跨代的。

1991年,推出了第一款4Mb NAND EEPROM。

1999年开发GB闪存;2001年,全球首款商用1Gb MLC NAND闪存芯片上市。

没错,1999年《装甲人》就有1GB的NAND颗粒,但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买不起。1999年大部分人的硬盘都是6.4GB到13B左右,甚至更早的电脑都是3.2GB硬盘。2000年,第一个u盘只有8MB,但价格已经接近四位数。第一次用GBu盘是2007年,第一次用GB存储卡是2008年,第一个固态硬盘是2010年左右东芝的120GB。

自1987年首次发明NAND以来,已经过去了35年。NAND闪存从4Mb增加到1.33 TB,增长了333,000倍。那时候120GB的东芝SSD已经送亲朋好友做系统盘了,现在还在运行。

可以说,NAND颗粒虽然不像CPU、GPU那样长时间出现在聚光灯下,但毕竟隔着外壳。但对整机、数字化乃至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于固态硬盘的选择:

对于X86处理器+Windows系统的整机来说,升级安装SSD是非常容易的。基本上就是找界面买就行了。

SATA3接口有两个金手指,一大一小。小的接SATA3数据线,大的是电源。无论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界面都是一模一样的,通用的。

如果你的电脑有M.2接口,不要犹豫,直接选择M.2 SSD。因为接口的原因,SATA3理论最高速度6Gbps,甚至古代PCI-E接口M.2 SSD也能达到10Gbps,快了近一倍;PCI-E 3.0 4X可以达到32Gbps。PCI-E 4.0的速度可以再提高一倍。

虽然市面上有PCI-E 3.0版本的M.2 SSD,但是建议你直接选择技术更新、速度更快的PCI-E 4.0产品。

要满足PCI-E 4.0的要求,自然需要更好的主控和更好更稳定的NAND粒子。即使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没有PCI-E 4.0插槽,选择4.0 SSD也能获得更好的4k存储性能。

铁甲侠的PCI-E 4.0 M.2 SSD分为两个系列,分别是SE10系列和SD10系列。上图是高端的SE10系列,传输速度7300MB/s,属于PCI-E 4.0的T0梯队产品,适合高端玩家和需要4k、8K超高清视频剪辑咖。

铠侠EXCERIA PRO SE10 SSD用的是自研的BiCS FLASH闪存和垂直堆叠的单元结构,官方称这款SSD拥有7300MB/s的读取速度以及6400MB/s的写入速度。主控芯片同样也是铠侠自家造,同时搭载了DRAM作为高速缓存,应该是三星的DRAM颗粒。EXCERIA PRO SE10 SSD是自主研发的BiCS闪存,垂直堆叠的单元结构。官方称,这款SSD的读取速度为7300MB/s,写入速度为6400mb/s..主控芯片也是夏自己做的,配了DRAM做缓存,应该是三星的DRAM颗粒。

SE10是一款自带缓存的高端SSD。如果不需要经常读写4K超清视频或者50GB单个文件,个人建议采用性价比更高的SD10,不需要缓存。

缓存方案和非缓存方案的区别。

两种方案说白了就是缓存是硬件实现还是软件实现的问题。

一种缓存方案是多加一个DRAM芯片,其本质只是我们在电脑内存条上能看到的内存颗粒。相反,SLC缓存只是一个算法概念,而不是物理硬件。

虽然慢的SSD性能更好,但也不是没有成本。额外的DRAM缓存颗粒会带来更多的功耗,对主控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的发热和更高的温度,整体价格也比没有DRAM的软盘贵。

没有独立DRAM缓存的SSD称为无DRAM SSD,铁甲侠的SD10系列就属于这种类型。其工作模式是,将采用HMB技术,用一小部分电脑内存(一般小于40MB)来替代SSD上独立的DRAM缓存颗粒,从而达到存储简化的FTL映射表的目的。

由于消费级SSD普遍受到SLC缓存技术的加持,可以在SLC缓存的容量范围内提供更精简的FTL映射结构、更低的读写延迟和更高的混合性能,这也使得HMB技术可以借用更小的主机内存容量,实现接近慢速SSD的FTL映射表查找效率。

DRAM-Less非慢SSD在随机读写性能上略弱于慢SSD,但在日益成熟的HMB技术和SLC缓存机制的帮助下,两者在中轻负载场景下的使用体验非常接近。

同时,不慢SSD具有价格低廉、发热量更低的优势,特别适合笔记本、迷你主机等散热空较窄的设备,也是目前推荐大家入手的SSD类型。

装甲兵SD10开箱:

SD10作为铁甲侠的第二旗舰,数据、性能、用料都不错。速度也可以达到5000MB/s的水平,完全可以满足3A大作玩家、设计师、小型工作室的重度使用需求。颗粒是Armored Man的天然原始BiCS FLASH TLC颗粒。铁甲侠SD10 SSD是标准的M.2规格,支持PCIe 4.0 x4速率和NVMe 1.4技术。我手里有一个1TB容量版本。采用铁甲侠研发的原装BiCS TLC颗粒,顺序读写速度可达5GB/s和3.9GB/s,以及770K IOPS随机读取和950K IOPS随机写入。由于发热量低,SD10没有配备散热片,更有利于在游戏本空等紧凑场合安装。还是单面设计,主控和NAND颗粒都在正面,更有利于散热。通过单面颗粒感设计,可以有效节省存储空间空,同时具有极佳的兼容性,可以轻松安装在笔记本和游戏机中,满足想要扩展大容量硬盘空间空的用户需求。SSD主要由主控、NAND颗粒、缓存(物理缓存或软件算法)和固件组成。主控制器决定下限,固件决定上限,粒子是稳定性和速度的保证。

装甲兵SD10采用的主控是群邑PS5021-E21T主控,采用台积电12nm工艺制造。它拥有32位ARM Cortex R5处理器,最高支持1600MT/s,最高可实现5GB/s的连续随机读取速度和800K IOPS。

四个原装BiCS TLC 3D闪存颗粒,每个256GB,总容量为1TB。

EXCERIA PLUS G3采用的“bics flash TLC”3D闪存技术。与传统的2D闪存技术相比,3D闪存技术在存储容量、性能和耐用性方面都有显著提高。通过垂直堆叠存储单元,3D闪存技术不仅提高了存储密度,还降低了单位存储成本。同时,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更合理的结构设计,在读写速度和耐用性上也有明显优势。

由于原始颗粒的质量,装甲SD10在TBW上达到了惊人的1200TB(2TB版本)。

什么是TBW?

TBW是可以拆卸的,TB代表数据量,W(Written)代表写入,就是多少数据一起写入。这个写入量不是闪存的写入量,而是电脑对硬盘的写入量,也就是CDI中的“主机总写入量”。并且该数据通常被制造商用来确定保修寿命。

安装和体验:

如前所述,只要你有PCI-E 4.0接口,你就可以放心使用铁甲侠的SD10系列SSD,甚至是更老的PCI-E 3.0平台。我还是推荐你选SD10。毕竟在预算不增加的情况下,选择颗粒更可靠,性能更好的副旗舰SSD还是很不错的。

而且更好的粒子也带来了更好的4k随机读写性能。

至于兼容性,无论是AMD,Intel平台,DDR4还是DDR5内存,甚至更早的DDR3,都没有问题。

安装其实很简单的说,金手指一端对准防呆口,插进去;另外端用螺丝或者其他方式固定。比方说技嘉近两年的新主板已经有了免工具安装设计,不需要用螺丝。其实安装很简单。金手指的一端对准防呆口,插入。另一端通过螺钉或其他方式固定。比如最近两年技嘉的新主板,都是无工具设计,不需要螺丝。

安装自然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M.2 SSD插槽都是PCI-E 4.0的,而且直连CPU的才是速度最高、延迟最低的,建议大家安装前看说明书获取准确接口信息。安装自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M.2 SSD插槽都是PCI-E 4.0,直接连接CPU的速度最高,延迟最低。建议您在安装前阅读说明手册,以获得准确的界面信息。

体验篇:

测试项目:

1、CrystalDiskInfo

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读取S.M.A.R.T,了解硬盘健康状态。打开,可以快速读取本地硬盘的详细信息,包括接口、速度、温度、使用时间等。CrystalDiskInfo还会根据S.M.A.R.T的评分做出评估当硬盘即将损坏时,会发出警报。它支持简体中文,推荐一试。

严格来说,这属于测试软件,没有测试决胜项。这里主要目的是看运行状态。从传输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SD10一直运行在PCI-E 4X带宽下,处于满血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右上角的书写量

2、水晶商标

CrystalDiskMark是一款硬盘性能测试工具,用来测试硬盘的读写速度。其主要功能如下:

可以测试硬盘在不同情况下的速度,比如读写大文件,随机字节等等。

可以显示硬盘的读写能力,以MB/s为单位。

您可以查看前五次测试的结果,并以折线图和条形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它可以检测硬盘的随机读写速度和连续读写速度。

它可以测试512KB、2KB和4KB.的随机读写速度

此外,CrystalDiskMark还具有体积小、用户界面直观简单的优点。

连续读取达到了标称的5000MB/s,但是写入的数据却几乎冲到了4000MB/s,不得不说原粒真的不一样。很少看到写出来的数据能有1TB SSD这个级别。

3、Txbench

TxBench也是一款老式的硬盘性能测试工具,可以用来测量SSD固态硬盘、HDD机械硬盘等硬盘的性能。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深度数据擦除、SSD状态恢复和手动微调,非常全面和易用。

和CDM测试类似,连续读写到4k读写的结果非常接近。值得一提的是,三款测试软件都显示其4k随机写入可以达到250 MB/s的水平。

4、ATTO圆盘标记

ATTO磁盘基准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用于检测硬盘、u盘、内存卡等移动磁盘的读写速率。由于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在0.5K、1.0K、2.0K读写直至达到8192.0KB,能够真实模拟固态硬盘等存储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模式,因此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固态硬盘在现实生活中的性能,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当一个磁盘用于移动存储卡时,会有更多的测试。

连续读取达到4.72GB/s,写入达到3.71 GB/s。

总结: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SSD升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也不是太难。台式机、笔记本、PS5扩展都可以购买固态硬盘进行升级。尤其是M.2接口的SSD,甚至不需要自己折腾电源,也不需要额外布线,速度却比之前的SATA3接口产品高很多。

我们只需要关注颗粒和口碑,直接选择有自己原厂颗粒的产品,比如《装甲人》,既保证了速度,又有惊人的TBW值。1200TB对于家居产品来说,简直就是超一流的水平。

在速度、温度和稳定性方面,SD10的表现也很不错。5000MB/s的传输速度,4k的体面随机存储速度,足以满足电竞玩家、游戏玩家、设计师、个人工作室的高强度要求。

标签: 颗粒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