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NAS提供了全面的存储管理功能,包括无损扩展、SSD缓存设置和热备份管理等。读者需要熟悉这些功能,才能更好地利用绿联NAS进行存储管理和运维。
最近发现很多小伙伴对UGOS Pro系统中的存储管理器感兴趣。例如,如果我拥有四个磁盘,我应该如何设置存储池?还是应该买一块16T的还是两块8T的?
所以今天,我将告诉你存储管理器在各个方面是如何工作的。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会对买多少硬盘,买多大的,怎么设置存储池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一、总览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SATA和M.2中每个硬盘的温度信息,当然,你也可以点击底部的“添加Widget”来添加更多模块,预览每个模块的效果。
包括:在空之间存储信息,定时任务规划,硬盘性能监控,在空之间存储性能监控,可以根据个人习惯随意添加。
比如:计划任务规划与存储空之间的状态信息,也可以点击跳转到相应模块的详情页面了解更多。其实和手机上的widget是一样的逻辑,不会有学习成本。
比如storage 空之间的状态信息,可以用来查看各个存储池的状态是否正常,也可以用来查看存储池下各个storage 空的使用情况。建议关注数据安全的人可以把这个小部件放在总览里,以便及时了解各个存储池的健康状况。当然,想要绝对的数据安全,还是要按照321原则多做备份~
第二,存储管理
第一次打开时,会引导您创建一个存储池,并划分存储空房间。完成以上步骤后,点击“...”在这里对存储池和存储空房间进行更个性化的设置,包括:
创建存储空空间、更改RAID类型、扩展存储池、SSD缓存管理、热备盘管理(热备份)、删除存储池等。
但是,应该注意,更改RAID类型、存储池扩展、SDD缓存管理和热备盘管理仅由具有特定阵列模式的存储池提供。
2.1存储池
2.1.1创建一个存储空室。
一个存储池不能只创建一个存储室空,这实际上取决于你是否把存储池的所有容量都给了一个存储室空。
比如一个4T的存储池A,可以把4T全部给storage 空 room 1,也可以先给storage空room 1 1T容量,再给storage空room 2 1T容量。
此外,两个存储空之间的文件系统也可以不同。例如,存储空 1属于btrfs类型,存储空 2属于ext4类型。
Btrfs可以支持快照、共享文件夹配额、数据完整性等特性,而etx4可以更兼容。
比如你把ext4文件系统的硬盘插到linux系统,一般都能读取数据。好处是可以根据数据类型和使用场景的不同,自由选择相应的文件系统进行管理。
2.1.2更改RAID类型
比如基本模式下的存储池不会有扩展和热备管理,因为基本模式是一个磁盘一个存储池,所以自然不会有扩展和热备的操作。
或者JBOD和RAID0没有更改RAID类型的选项。此外,还有一个“升级顺序”可以无损切换RAID类型:basic >;RAID1 & gtRAID5 & gtRAID6 .
例如,如果基本类型的存储池想要切换到RAID5类型,那么您必须首先将基本类型切换到RAID1,然后将RAID1切换到RAID5。
这就是UGOS Pro系统存储管理的灵活性。如果一开始数据不多或者预算不高,就买个磁盘,在基本模式下创建一个存储池。
之后,我有很多重要的数据。想从基本模式切换到RAID1模式,保证数据安全,但又不想清除空数据,这时候就需要“改变RAID类型”了。
因为我相信很多刚接触NAS的小伙伴对于买多少硬盘,买多少容量没有概念,如果后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调整RAID阵列,无疑是一件好事。
提示:即使存储池支持RAID类型的无损更改,也必须满足某些前提条件。首先,存储池的状态需要正常。如果正在检查存储池,则不能更改RAID类型。
第二,新增加的连接到存储池的硬盘必须是健康的、未使用过的,其容量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要从2t基本存储池1换成RAID1,这个新硬盘的容量至少要2T。
存储池扩展
当然,如果你一开始设置了一个容量为4T的RAID1存储池,后期大量数据后想扩展到8T存储池,但又不想改变RAID类型,这个其实很好办。
只需选择“存储池扩展”,不同RAID类型的存储池会有不同的扩展方式,比如直接添加RAID5,逐块替换。
这其实取决于RAID的特性。比如RAID5可以组装三个或者更多的磁盘,而RAID1只能组装两个磁盘,所以两者的扩展方式会有所不同。
当然,双盘DXP2800和四盘DXP4800都是RAID1扩展,方法也不同。
因为四个磁盘有两个空备用磁盘,所以可以设置一个容量更大的RAID1存储池,然后从小到大迁移数据。
2.1.4固态硬盘缓存管理
之前有很多人问过,SSD,我直接创建存储池吗?还是把机械盘当读写缓存加速比较好?
先说个结论。如果你的使用场景是多人访问,大量小容量文件被连续读写(比如照片),那么SSD可以作为机械磁盘的只读或者读写缓存加速。
缓存加速的话,128 g ~ 512 g区间买SSD就够了,太大的话容易浪费。
你可以把缓存想象成一个“中转站”。鉴于SSD的高速读写特性,将一些会被重复使用的数据放在“中转站”中,显然比在机械磁盘上读取要快。
因为基于读写缓存加速的原理,一旦用于缓冲盘的SSD出现异常,就有可能影响机械盘的数据。(这是读写缓存加速的特点)
如果不是上面的使用场景,我还是建议你把SSD创建成存储池,当“存储盘”用。
SSD用来创建存储池,可以买稍微大一点的容量,比如1TB。SSD组成的存储池非常适合作为应用中心的默认安装目录,启动速度会更快。
推荐机型:范翔S790(PCIe4.0协议,适用于DXP4800 Plus及以上机型)、希捷酷玩520、知止Ti600系列。
当然如果你是DXP4800或者DXP2800型号,买PCIe3.0协议的SSD就够了,比如东京和范翔S500PRO做的5系高速版。
也适合做Docker磁盘,因为把Docker配置文件放入机械磁盘会导致它不能正常睡眠。一方面容易炒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机械盘的健康。
热备份
即热备管理,比如存储池A有一个异常磁盘,热备份启动后,相当于有了一个“备份磁盘”,会自动替换异常磁盘,维护存储池的健康。
当然,只有具有数据冗余的RAID阵列才有热备盘管理按钮,如RAID1、RAID5、RAID6、RAID10等不支持。
请注意,用作热备盘的磁盘不能用于其他目的。例如,您不能将基本模式下的存储池1用作RAID5存储池的热备份磁盘。
2.2存储空
当您来到存储空时,您还可以在“...”中进行更多设置,包括:查看空之间的使用情况,扩展容量,整理文件,设置和删除。
2.2.1空用法
即存储空之间已经创建和占用了哪些共享文件夹,以及用户使用数据和套件配置文件的大小,剩余可用的空。
比如存储空设置为个人文件夹的路径,那么每个账户的个人文件夹数据也包含在“其他”中。
文件碎片整理
这类似于对手机内存进行碎片整理,提高性能和运行速度。通过合并文件片段,可以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文件碎片整理的速度取决于你的存储空的大小和文件碎片的数量。而且文件碎片整理任务启动后,文件系统的体验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建议你有空的时候打开看看。
2.2.3扩容
这个比较好理解,因为storage 空房间被存储池分割成不同的硬盘容量。比如储空1号房一开始分100G,后来快满了,这样储空1号房就可以多分100G。
需要注意的是,假设一开始把存储空1室分成1000G,后来发现根本用不完,所以不可能从存储空1室取出500G分配到存储空2室。
所以建议大家在创建存储空房间的时候,不需要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容量都分成一个存储空房间,可以等到不够了再从存储池中慢慢添加。
设置
您可以设置容量不足的警告。当存储空之间的可用空空间小于一定百分比时,可以通过系统警告及时通知您,避免因空空间不足而暂停备份和同步任务。
第三,硬盘管理
在这里,我们可以详细了解每个硬盘及其使用方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制定自动健康检查计划。
3.1硬盘/固态硬盘
在左侧,我们可以看到硬盘的类型、容量、温度和存储池。单击“...”在右边进行更多的设置,包括:详细信息,健康检查,硬盘定位,停用和数据擦除。
细节
在“运行状态”中,可以看到更详细的硬盘信息,包括每个硬盘的开机次数和操作日志。
还可以按月维度或累计角度统计硬盘的重映射扇区计数和旋转重试计数,可以帮助你更方便的了解硬盘的运行信息。
在“基本属性”中,可以看到硬盘的编号、品牌、型号、序列号、容量、类型、接口、协议、速度、通电次数、通电时间、固件等指标。
也可以测试硬盘的读写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测试硬盘读写性能时,硬盘需要处于未使用状态,硬盘在使用中或停用时都不能测试。
在“S.M.A.R.T信息”中,提供了硬件健康的各项指标的现值、历史值和参考值,以及基本显示和高级显示,高级显示会提供更多的指标值。
其实这和我们体检差不多。有不同的“套餐”。贵的套餐比较全面,便宜的可能只包含几个基本的项目。
健康检查计划
在这里,您可以为每个硬盘创建自定义检查计划,并且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硬盘。S.M.A.R.T检验类型支持快速和完整的检验。
对于特定类型的硬盘,如希捷酷狼4T及以上NAS专用盘,也可以开启IHM检测,检测频率提供一次、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三月。
你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开始检测时间,可以细分为时间段。温馨提示:建议选择NAS空闲的时候,或者硬盘休眠的时候,这样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高级设置。
目前只有一个模块——坏扇区系统预警。建议第一步是在创建存储池和存储室空之后打开这个警告。
开启此选项,硬盘检测到异常时,可以第一时间收到通知,以便尽快转移存储池上的数据,需要争分夺秒保证数据安全。
第四,外部存储管理
这里是管理NAS外置u盘、移动硬盘、阵列柜、SD卡等设备的地方。在高级设置中,可以开启ext4延迟配置,用于NAS和外部存储的读写传输性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拔设备前一定要在软件中右键点击“退出”,否则直接拔外接设备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
嗯,关于存储管理器,本文已经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不难看出,UGOS Pro系统这次在存储管理方面做得很全面。
第一,灵活性。引入了存储池的概念。一个存储池被分成多个存储空,可以创建多个存储池。特定存储池可以无损扩展,RAID类型可以更改。
因为很多人会随着NAS的使用时间在需求和数据量上有很大的变化,这些灵活性可以给用户“后悔”的机会。
UGOS Pro在存储管理上的这种灵活性无疑为用户在后期更改设置和操作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二是专业性。首先,热备份可以在特定类型的存储池中完成。一旦存储池中的硬盘出现异常,通过热备份,可以自动替换,避免存储池长期降级造成的进一步损坏。
其次,它在硬盘健康检测方面提供了更完善的机制,包括坏扇区的系统警告、自动检查计划等。这些细节上的改变也可以为用户的数据提供更大的安全保护。
如果你对UGOS Pro有什么不了解或者想了解的地方,欢迎留言告诉我。我会继续更新UGOS Pro系统上的各种功能和教程。下期见~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关系,欢迎价值朋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标签: 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