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垒基站是一种无线电网络的集中设备,通常部署在大型建筑物或公共场所。它们主要负责将数据信号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其他基站或用户终端设备。在某些情况下,堡垒基站还可以接收来自其他基站的数据信号,并通过网络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
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一则新闻,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如下:
堡垒基站?这是什么东西?以前没听说过!
出于好奇,我仔细看了新闻,搜索了相关资料,终于明白了这个新名词的来龙去脉。
接下来,我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堡垒基站”。
█ “堡垒基站”的诞生背景
“堡垒基站”有点吓人,让人以为是用来打仗的,其实不是。它的全称,应该叫“新灾难要塞基站”。
是的,这个东西是专门用来救灾的。
近期,中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水、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巨大损失。
天灾发生了,很多基站也没能幸免。有的基站被淹,有的基站停电,有的基站传输中断。最终结果是退出服务。
拒绝服务将导致周边地区无手机信号,严重影响灾民呼救、报平安、救灾人员的调度和协调。
去年7月,北京一些地区遭受暴雨和洪水袭击,一些河流、桥梁和村屋严重受损。一度断水、断电、信号,引起全国关注。
洪水退去后,北京在组织灾后重建时特别指出,要增强移动通信基站的防灾抗灾水平,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因此,部署一定数量的新型抗灾堡垒基站已经提上日程。
2024年3月7日,北京通信管理局召开“237”灾后推进堡垒基站建设专题会议,组织协调各单位相关工作,全力推进堡垒基站建设进度。
图片来自北京市通信管理局
今年6月,在管理局、运营商、铁塔公司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的首个“堡垒基站”建设成功。
房山佛子庄要塞基站
(图片来自Tik Tok“卖铁塔的青年”)
根据计划,北京今年将建设18个堡垒基站,分别位于门头沟区(8个)、房山区(9个)、昌平区(1个)。单个堡垒基站的投资成本在200-400万左右。
█“堡垒基站”,有什么特别?
接下来,我们来仔细看看堡垒基站和普通基站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可以称之为“堡垒”?
面对地震、洪水、台风、冰雪等极端灾害场景,堡垒基站提高了通信设备、供电、传输、土建、安装技术的建设标准,从而具有极高的抗破坏能力和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堡垒基站外部效果图
在灾难发生时,供电和传输资源是基站最脆弱的部分。
动力方面,堡垒基站配备了专用电池(电用铅晶电池)和油机(50Kw)。紧急情况下,要求支持4G设备待机时间144小时(其中电池24小时,油机120小时)。
传输方面,采用“光缆+卫星”的模式。
光缆主要采用直埋方式。为了保证进出路由的安全,配置了两条物理路由不同的光缆,保证了两条进出路由的独立性。
卫星,配有高通卫星传输系统,并配有调制解调器,可以通过基站中的设备实现自动切换。
堡垒基站内部效果图
站房结构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高强度热轧钢筋,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
抗雪灾方面,雪荷载不低于0.60KN/㎡,可抵御百年一遇的雪灾。
抗风灾方面,可抗不低于0.65KN/㎡的风压,可抗12级大风。
基站还需要配备完备的应急设备设施,如消防设备、应急广播设备、手/脚发电机设备、北斗短报文设备、安防监控摄像设备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 结语
总之,堡垒基站是北京市政府采取的应对自然灾害的举措,是建设“韧性城市”的创新。
在紧急情况下,这些专用基站可以有效保证通信生命线的畅通,减少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北京采取的做法值得全国其他地方学习。
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鲜枣课堂(ID: xzclasscom),作者小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