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蓝色超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望为电子设备提供环保、节能的显示解决方案。
近日,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超窄带深蓝色超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理论上可以缓解烧屏问题。
论文称,研究团队通过共价封装技术,有效抑制了Dexter能量转移,提高了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的效率和稳定性。传统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制造工艺复杂,需要高能隙矩阵来阻止Dexter转移。但这种新技术简化了器件结构,不需要额外的矩阵就能实现高效率。
这项研究旨在实现更高效和环境友好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
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由红、黄、绿、蓝四色像素组成,其中蓝色像素寿命最短,使用一段时间后亮度会衰减,视觉上会造成屏幕局部发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这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的发光机制造成的,所以理论上效率更高、寿命更长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可以缓解烧屏现象。
不过,研究人员也承认,这种制造方案需要重塑大部分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流程,这势必会影响现有的供应链,可能会增加每台OLED面板的成本和生产周期,短期内很难吸引OLED面板制造商进行改革和推广。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