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联私有云DX4600凭借其高效、稳定的性能以及优秀的用户体验,在启动NAS(网络附加存储)时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它拥有充足的存储空间,运行速度快,可以轻松应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需求。绿联私有云DX4600的易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特点,无论你是IT专业人士还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上手。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能够快速启动和处理大量数据的NAS产品,那么绿联私有云DX4600绝对值得你考虑。
此前,爱范儿也在微博中发起了关于NAS痛点的讨论。很多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指出自己对NAS的印象,以及在很多方面存在的痛点。
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虽然很多面向家庭的NAS都降低了使用门槛,提供了一系列软件来实现尽可能多的使用功能,但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总结体验,那一定是“难用”。
其中一位读者(ID: Canada Tiger)直言:
“什么时候(NAS)能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像苹果让电脑不臃肿,戴森让人爱上地面一样,NAS也要插上电源使用。」
事实上,一个好的NAS应该是插入式的,使用起来不会太复杂。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大型厂商陆续进入NAS市场,它们也推出了更加多样化的产品。对于用户来说,不仅选项越来越多,使用门槛也在逐渐降低。但为了区别于传统的NAS产品,它们在NAS名称的定义上也有一些区别,比如私有云、个人云、家庭存储等等。
其中,面向家庭且简单易用的绿联私有云系列应该是新品中颇具特色的一个系列产品,在互联网上也有着较高的讨论度。
最近我们也在体验绿联最新发布的私有云DX4600。使用后我们会发现,这种新型的私有云确实是在创新NAS的体验和玩法,同时也让NAS不再“死在老王面前”,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色的四位置配置和双M2固态硬盘插槽。
DX4600是“绿色互联云”(网络私有云存储)的第三款产品。与前两款双盘产品不同,绿联DX4600拥有四盘(HDD)设置,性能和定位更接近旗舰。也是目前绿联私有云系列中最强大的一款。
包装也比较简单。除DX4600外,还提供一套DC电源适配器(12V/10A)、两根CAT-6网线、M2 SSD散热硅脂片、螺丝配件和一把小螺丝刀。
绿联 DX4600 延续了绿联全系产品线主打的黑灰质感配色和简约的设计风格,外壳采用了航空铝材质,辅以磨砂处理的表面,带来了较好的质感。绿联DX4600延续了绿联全产品线特色的黑灰质感配色和简约设计风格。外壳采用铝制,辅以磨砂表面,带来不错的质感。
前面板是金属盖,采用磁吸设计,轻轻取下就能看到藏在里面的四个托盘。
值得一提的是,绿联的这个四位槽做的特别好,拉起来非常顺滑,细致程度在同类产品中出类拔萃,一开始不像NAS的样子。
取出四个硬盘支架后,可以看到里面比较规整的结构,黑色PCB版上有四个SATA接口。
考虑到易用性,绿联在硬盘支架和磁盖上贴了提示。除了图例,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跳转观看视频教程,对新手更友好。
由于是四盘NAS,所以我们准备了四个4TB的希捷酷狼NAS硬盘。(这套硬盘应该比NAS本身还贵。)
这也是绿联官方推荐的硬盘。没有硬盘的用户在购买时可以选择有硬盘的版本,绿联提供的硬盘也是希捷酷狼NAS硬盘。
DX4600将内存插槽和M2插槽放在机身底部。默认情况下,它标配8GB DDR4内存条。需要的用户可以再加8GB内存,升级到16GB内存。一边还有两个M2接口,支持NVMe协议(PCIe 3.0),一边配有最大4TB的SSD。
由于定位是最强大的数据管理中心,四盘DX4600可加载高达88TB的存储容量,包括20TB × 4 HDD硬盘位和4TB × 2 SSD固态硬盘位。
但我想不会有很多人会直接装满,用单个20TB的硬盘。毕竟4TB或者8TB的HDD价格会更经济实用,一个16TB的HDD现在3000元左右。好在SSD价格降了,买个2TB的SSD提高读写速度也很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绿联的系统支持使用固态硬盘创建“存储加速包”。单个M2 SSD可以激活只读模式。如果你想加快读写速度,你需要插入两个M2固态硬盘。
随包提供的两根CAT-6网线自然是为背面的双2.5G网口准备的,可以用来连接路由器。
机身背面有散热风扇,绿联还在其表面放置了磁性防尘滤网,需要清洁时可以取下。
绿联DX4600的所有接口都放在机身背面,从左到右依次为USB-C × 1、USB-A 3.0 ×2、2.5GbE网口×2、DC12V电源接口。当然还有复位键和开机键。双2.5GbE端口支持链路聚合至5GbE,可进一步突破带宽上限,获得更高速的传输体验。
唯一的USB-C接口也可以用来连接相机(比如我的A7R3)或者高速SD卡读卡器,直接将图片资料存储在NAS 空房间。
连接好网线和电源线后,硬件部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个USB接口用于外接无线网卡,也可以直接连接WiFi网络,对于没有预留线位的后装环境来说非常方便。而且绿联本身就有相关的无线网卡配件,比如图中这款AC1300双频无线网卡,可以直接连接DX4600到5GHz WiFi。
只是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会比有线网络慢一些,最好的使用方法是有线连接路由器。
自研的UGOS系统,NAS应该是即插即用的。
绿联 DX4600 依然是搭载绿联自研的 UGOS 系统,主打的就是便捷易用的特性,所以机内预装的系统其实没有太多复杂的配置步骤。图形化的系统界面会一步步在移动端/电脑端上引导你完成对硬盘的配置。
绿联DX4600还是绿联自研的UGOS系统,主要特点是方便易用,所以机内预装的系统其实并没有太多复杂的配置步骤。图形化的系统界面会引导你在手机/电脑端一步步完成硬盘配置。
绿联云在软件端的布局非常丰富,基本覆盖了我们常用的很多主流平台,提供了Windows和macOS的电脑客户端;在移动端,提供了iOS/iPadOS、Android、Android TV和微信小程序的版本。
全平台覆盖有很多好处。就我个人而言,无论是我的主手机还是评测用手机,无论是移动端还是电脑端,都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使用,资料和文档可以无缝流转,极其方便。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不同RAID磁盘阵列的组合效果,绿联在存储模式选择页面提供了中文和图形标注。
比如正常模式,备份模式,平衡模式,极限模式,然后其他模式还有野兽模式,安全模式。它还列出了估计的可用容量,这使得用户在开始设置时更容易理解和选择。
而我在加载4个4TB的希捷酷狼NAS时,考虑到读写性能和安全性,选择了RAID5均衡模式,最终总共16TB的空生成了10.91 TB的存储空空间,并预留了3.63TB的数据保护容量。
网络硬件方面,我用小米AX6000连接了绿联DX4600。遗憾的是,由于AX6000仅提供2.5GbE网络端口,因此无法完美使用DX4600高达5GbE的链路聚合峰值传输速率。
如果想充分发挥DX4600的峰值速率,需要选择双2.5GbE网口的设备。但是单个2.5GbE实际上代表了大多数实际使用场景。
在同一个局域网的情况下,用MacBook Pro连接无线WiFi,然后上传一个22.99GB的视频文件到硬盘。实时传输速率95~110MB/s,完成传输需要3.5分钟。
外出行走的便利性主要体现在移动端。绿联云的iOS客户端界面非常直观,按钮位置和功能基本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
访问外部网络也非常简单。手机和电脑都可以远程连接到家里的绿联私有云,访问NAS中存储的数据,完成上传或下载的操作。
在广州电信5G手机网络的场景下,上传视频速度可达2.15MB/s,下载视频速度可达3mb/s..当然,这取决于当时移动运营商的信号等条件,也受到家里宽带网络带宽水平的限制。
可以确认的是,得益于当前5G网络和fttp的提速,外网访问NAS的速度和效率可以令人满意。
绿联开发的UGOS系统中预装了很多功能,其中“相册”的功能被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并且还提供了“智能分类”的功能,可以完成对终端中照片的识别,然后按照足迹、记忆、人、事等方式进行分类,这将帮助我们在海量的素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照片。
我一直对多设备物料管理有着强烈的渴望。现在拍摄完手机评测样张,我可以马上通过手机里的app上传到绿联私有云DX4600,然后无论是想分享给同事,还是外道查看,都会非常方便。每次上传手机样张,都打开相册进行管理,一目了然,调用图片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最重要的是有一个不怕丢,管理方便的私有云。
至于备份功能,也做的不错,支持自动备份,时光机,安卓端微信备份。
UGOS中最令人愉快和最常用的供应商是“绿色李安运电影院”。该功能于今年1月推出。
它可以根据设定的文件夹路径自动扫描影音文件,然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匹配影音文件的内容,然后自动归档并添加海报封面和内容介绍。我们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内容直接调用播放器进行播放。
这意味着,过去需要用Docker配置的视听墙功能,现在可以直接在绿联app中使用,电脑和手机都有很好的观看体验。
虽然自身功能足够好,但是DX4600预装了一些主流的常用的第三方应用,尤其是百度网盘和迅雷下载。
通过百度网盘,我们可以在界面中直接管理网盘和私有云之间的文件传输;通过迅雷下载,我们可以直接下载绿联私有云的bt等P2P文件。而且这两个软件还可以在外网上远程控制,登录后会员的权益也是互通的。
绿联私有云提供了比较使用的「分享」功能,用右键点击文件再选择「分享」即可,操作流程和百度网盘相似,设置分享有效期之后就可以生成一个用于分享的在线链接和提取码。好友通过链接就可以自行下载该文件。绿联私有云提供了一个比较常用的功能“分享”。只需右击文件,选择“共享”。操作流程和百度网盘差不多。设置分享有效期后,可以生成分享的在线链接和提取码。朋友可以通过链接自行下载文件。
或许是为了进一步宣传自己的生态,绿联云还提供了“绿联云互传”和“数据迁移”的功能,方便了绿联云的其他好友在私有云内交换文件。
其实丰富的预装功能已经让绿联DX4600的可玩性相对较高,用“一个App搞定一切”来形容也不为过。
但要进阶去实现更多功能的话,绿联 DX4600 也准备了 Docker 容器,用户可以在镜像仓库里安装应用或者 CentOS 等系统,拓展更多的功能和玩法,也是最吃配置性能的地方。不过为了实现更多的功能,绿联DX4600还准备了Docker容器。用户可以在镜像仓库安装应用或者CentOS系统,扩展更多的功能和玩法,这也是配置性能最重要的地方。
核心配置方面,除了标配的 8GB RAM,绿联 DX4600 搭载了英特尔的 Celeron N5105 CPU,具有 4 核 4 线程和 24 核心 GPU。这套配置除了能够提供较为强劲的性能,而且能效比更高,同负载下功耗更低,适合长时间稳定地工作。核心配置方面,除了标配8GB RAM,Greenlink DX4600还配备了英特尔的赛扬N5105 CPU,4核4线程24核GPU。这种配置不仅可以提供更强的性能,而且在相同负载下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功耗,适合长期稳定运行。
默认的镜像仓库是Docker Hub,也可以使用其他镜像仓库,包括公共库和私有库。
关于Docker的玩法这里就不赘述了。本来使用Docker的主要目的是搭建一个有用的视频墙,但是随着“绿色李安运影院”的不断升级,自建视频墙的需求突然消失了。难能可贵的是,绿云客户端依然为Docker提供了直观美观的图形界面,DIY的入门门槛依然不高。
便捷的私有云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实我们现在经常会谈到对存储空的担忧,甚至很多人换机的动力都来自于存储空之间越来越大的压力。
作为一个重度上网者和数码爱好者,我个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多台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还有庞大的数据存储管理。最理想的使用方法自然是“放在芥菜籽里”,随手可存,随手可得。
毫无疑问,绿联DX4600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经过长时间的体验,我总觉得绿联私有云的产品经理也应该深度使用很多家用NAS产品,然后把所有被人诟病的坑都踩一遍,才打造出这么一个高效、简单、功能齐全的私有云NAS。
还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来自这个UGOS的OTA频率和速度都比较到位,早期出现的一些零星bug很快就会推送OTA修复。
然后OTA的后续版本也带来了很多新功能。上面提到的绿色李安运电影院也随着OTA的更新而到来,它将继续带来“常见而常新”的体验感。
总的来说,正如开头提到的,现在的私有云NAS已经不再是“旧时代的王谢唐倩燕”,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绿联DX4600,性价比非常高,我觉得会是一个省时省力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