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Ace 2 Pro激进定价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访客 智能手机 2.2K+

Ace 2 Pro发布后,李杰也接受了媒体采访,回答了一些关于新机和未来方向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精选的问题和答案。

一加Ace 2 Pro激进定价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问题:看到一加Ace 2 Pro在产品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定价也很激进,你怎么看?

李杰:产品力优先也可以有非常极端的价格。它们并不矛盾,但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顺序颠倒了,以后就有问题了。很容易把产品的定义变成基于成本的逆向推演逻辑,很容易忽略用户体验和使用场景。

我们想清楚了,我们会坚定的走下去。这个产品基本上就是这种思路和策略的产物,包括同一套策略下产品的定义思路,包括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一加11、一加Ace 2、一加Ace 2V。

问题:一加已经变得很强大了,和对手比起来,越来越不友好,甚至我都觉得有点凶。这是你自己的内部策略吗?

李杰:这不是我们的策略。首先大家要还原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因为他们先对比了我们,所以我们临时加了几页PPT,也是对比,更多的是说产品层面的对比。先把这个事情说清楚。

第二,这绝对不是我们的内部策略。可能会有交集:我们针对的用户群会有重叠或者交集。这部分用户是我们想和朋友一起争取的用户,所以这上面有一些交集,仅此而已。

我还是要澄清一下,我们是先被比较的,所以我今天会有一些内容来回应和比较。[div][div]

问题:一加在新技术的应用上是否有更多的布局?比如最近很火的钛合金、折叠屏和AI?

李杰:你说的有些技术和表演赛道有很强的关联性,我们也一直在做,但有些和这个赛道没有直接关联,或者说我们还没有想清楚这些技术如何在表演领域,日常高频场景,包括其他场景做出特殊体验。如果没有,我们暂时不会大量投资。

问题:刚才听说最后几页PPT是临时加的。想问一下价格页有什么变化吗?

李杰:我刚才说的加了几页,只是因为雷老师在发布上比我们好,所以也对比了他们的产品。

问题:OPPO上半年出货表现比较好,一加也有一定贡献。我们看到一加很多产品都有些接近OPPO系列。很好奇OPPO和一加的关系。在使用他们的底层技术时,我们如何在内部保持差异化和良性竞争?

李杰:首先,一加品牌的使命和目标非常明确。我们是线上对性能需求比较重的用户,年轻男性多一点。服务好这些用户是一加的使命。我需要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这部分用户群。OPPO有自己的客户群,从需求本身来看会有一些差异。部分用户对外观、拍照、轻薄等需求强烈,对游戏等场景的需求不会像一加用户那么强烈。所以在产品定义上,甚至在整个软件调度上,都有一些不同。

问题: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要多花2亿。我们的库存是几百万还是几千万?

李杰:我们禁止在公开场合谈论具体的成本差异。这个地方会很复杂,涉及很多商业利益和价格问题。我不能非常清楚地告诉你。真的很抱歉,不过基本上以后你可能可以介绍一下。

问题:一加最早提出我们不会走特立独行的道路。可以说,我们不投标任何公司,(属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今天我们直接对比了朋友和商人,也提到了雷将军。我们的战略有什么变化吗?

李杰:那是前天他们对比我们,找了一堆人过来谈价格。我自己也有点惊讶,怎么上了热搜,而且还是第十名。这应该是手机行业这么多年历史上第一次,别人宣布我们什么都没做,我们却莫名其妙上了热搜。所以有他们的一些说法和表达。这个东西不公平不客观。我只是做了一些回应。

问题:一加和原神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有了这么好的硬件平台,会不会有一些游戏体验领先于友商,比如1080P的原神手游?

李杰:我们确实会根据一些用户目前的体验场景做相应的优化和未来的布局。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过也不一定是你说的独特功能,因为我们更想要的是我们对原神进行了优化。大家都听说过跑分不如跑原神,而且是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游戏。所以我们觉得除了原神本身,其他游戏如果运行的好,我们也会看中。

问题:刚刚看到一个热搜,尚友的一位高管说,这几年行业大踏步前进,只有一家公司在高歌猛进,说建议专注于正经事。我们看到这几年手机市场不太好,很多厂商也选择走其他赛道。我想问一下,一加会像其他厂商一样拓展一些其他产品,甚至跨界去做原本不属于自己领域的东西吗?

李杰:我认为不是。我刚才也说了,一加空的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暂且以此为重点。在现在的市场和细分领域,我总觉得机遇大于你刚才说的挑战。

刚结束没看什么资料,就来了。刚刚看了资料,他们告诉我一加Ace 2 Pro又创纪录了。一加Ace 2 Pro前30分钟的预售销量现在已经远超一加Ace 2。这个数据也证明了目前的一套产品和策略是非常有效的,详细的数据稍后会向大家公布。

一加Ace 2 Pro激进定价背后的思考是什么?

标签: 问题 产品 会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