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王凯出任理想汽车首席技术官(CTO)仅仅过去一周,理想就搞定了一件大事。
9月22日,理想汽车与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计算公司NVIDIA及NVIDIA中国合作伙伴德赛西威在北京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理想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智能SUV上率先使用NVIDIA Orin系统级芯片中运算能力最强的产品。
作为理想汽车的首席技术官,王凯表示:“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理想汽车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此次率先使用NVIDIA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使理想汽车拥有了很好的硬件基础,而通过与NVIDIA和德赛西威的深度合作,将会助力理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更快的发展。”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是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想在今年给自己定的三大目标之一,另外两个是带领理想上市和努力完成可观的交付量。其中前一个已经实现,后一个正在以加快布局线下门店的方式逐步推进中。
王凯是理想汽车在近两年里新进的一位职级最高的高管,他可以算得上是理想汽车最新组成的五大高管之一,他来之前理想汽车的核心管理层由四大联合创始人组成,分别是CEO李想、总裁沈亚楠、CFO李铁和总工程师马东辉。
理想汽车CTO王凯
迎来王凯,也是李想在为自己做减法,他以后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将自动驾驶这样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如,理想汽车自动驾驶总经理郎咸朋的直接汇报人将从李想转为王凯。此外,理想汽车智能与系统副总裁范皓宇、算力平台副总裁许迎春也将由王凯直接领导。
可以说,王凯是理想汽车在完成产品的从零到一后,继续挑战从一到十、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人物。对此,李想对王凯以及他所领导的团队寄予厚望。
9月18日,包括车云网在内的众多媒体与王凯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沟通。这位加入理想汽车还不满一周的CTO充分阐释了他为何会选择理想,以及可以给理想带来什么。
王凯拥有18年汽车和手机行业核心技术研发与管理经验,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域控制器领域、汽车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球知名专家。
加入理想汽车之前,王凯已经有过8年的汽车行业经验。据他自己说,基于对科技行业的趋势判断,他先是从芬兰的诺基亚总部转到德国诺基亚,然后从德国诺基亚跳槽到汽车行业。资料显示,王凯在2012年从诺基亚跳槽到全球科技公司伟世通。
在伟世通工作的8年,王凯从一位工程师一路做到了伟世通全球首席架构师及自动驾驶总监,负责公司软、硬件产品路线的规划和落地。王凯是全球第一个量产车规级座舱中心域控制器SmartCore™的核心创始设计人,也是开放式可扩展自动驾驶平台DriveCore™的核心创始设计人。
奔驰在2017年开始上车的MBUX智能座舱系统,王凯是其中的总架构师。这套系统第一次用了单芯片多个操作系统的执行,相当于把很多智能手机的概念用到了车上。现在伟世通在智能座舱这一业务中,光奔驰一家的出货量就是十几亿美元。这证明了王凯在智能座舱领域拥有不俗的影响力和李想所看中的业界资源能力。
从手机到汽车行业,从芯片到系统,从技术到管理,王凯十分熟悉科技、智能领域中的多个细分技术,并练就了一身面向智能汽车的好本领。
在谈到为何选择理想汽车时?王凯首先谈到了他为何会投身于汽车行业。
王凯认为,特斯拉的股票从年初以来形成的暴涨趋势,以及国内三大家造车企业登陆美股市场,表明资本已经对智能汽车形成了共识,普通人也更加认可智能汽车这件事,“2020年会是智能汽车的发展元年”,王凯说:“可以预见智能汽车产业将成为新的集资金、集技术为一身的一个行业。可能过了几年再回头看,这是特别大的风口。对还抱有传统思想的整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讲,那就是危。但是相应的如果打破了,你知道汽车业将朝什么新的方向发展,那就是机。”
对于王凯自身来讲,他进入汽车行业也正是因为智能汽车正在变成一个蓝海市场,充满着光明的前景。“我当年转到手机业,是因为我认为那是有红利的,当我离开手机业进入汽车业,我也认为手机业慢慢变成红海,然后我愿意去投身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我有意投到汽车业那时候还属于功能车的时代,但其实看到很快就到能智能车。”
王凯在采访中多次提到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就是新出行服务提供商,身处其中的企业有一个重要的标签就是数据驱动型科技企业。“特斯拉,就是典型的数据驱动科技型企业。”他认为,手机业的关键技术在汽车业一定是关键技术,落地在手机业的基础科学技术一定可以在汽车业中找到落地方向。
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级多强”的格局,一级指的是苹果,多强是以华为、小米、三星等为代表的至少在一项技术上特别突出的其它玩家。苹果能成为一级的原因是因为在时间上超前。
王凯认为,特斯拉有机会成为智能汽车行业里的一级,而多强大概率会出现在中国。“因为科技型企业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需要很强大的、统一的用户群体在后面,因为做任何市场都要有本地化。”王凯还表示,智能汽车将会发展成为远超2万亿手机产业的极具想象力的市场。
王凯建议年轻人:“我们年轻人也要花一些时间要想一些事情,你能不能站在企业家角度或者投资人角度预测下一个技术革命?在这里也是给年轻人的建议,因为选择的下一个工作也都是这个顺序,先是什么行业,然后是什么公司,然后到人的层面。
王凯首先给出结论:理想汽车在当前的竞赛中已经成为多强中的一份子了。李想本人的人格魅力和理想汽车的企业价值观是王凯作出决定的直接因素。
王凯向媒体介绍说——
我非常认同李想的价值观,因为他做事的方式是一步一个脚印。全世界范围内在汽车行业早期不是那么重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市场没有什么,产品、技术拿到这一用就完了,但是慢慢有些细分领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这个单项来讲,中国很多领域都是超前的,比欧美要强,这个IT基因融入汽车业以后,欧美也慢慢重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而且有些技术已经领先了,所以这儿的用户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新东西拿到这儿来。
我个人一直认为,做科技的研发是需要做渐进式的技术革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理想一直是践行者,他认为企业发展以前从0到1,现在是从1到10,以后是从10到100,我非常认可。你在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儿,是什么样的团队做那时候的事情。而且我觉得李想本人做事非常踏实,让我觉得非常有主心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什么我选择理想?其实等于是从行业到大公司的趋势然后到个人的组合,最后我选择了他。
有一个小细节,包括我跟理想聊完了以后,跟他的合伙人聊,我发现他的合伙人在性格上都很不一样。这个团队还有一个侧面的小细节,理想的核心团队基本没有变过,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明显能发现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他们一起做成了事以后首先在一起没有走,然后还完成了从0到1,这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这是比较理性的方面。感性的方面,我跟李想聊完,我觉得他个人还是很有魅力的。我肯定是希望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理念上都应该有非常明确的重合,这样这个决定就做下来了。
截止目前,理想汽车在从0到1的主要成就有:完成了产品的上市交付,建成了完备的整车制造流程,搭建了与用户直面沟通的手机APP,布局了逐渐覆盖全国的线下门店和完善的售后系统,拥有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以及打通了云端数据。
王凯加入后,将主要帮助理想完成还没有形成1的部分和从1到10,从10到100的部分,最终形成企业级的大闭环。
王凯说,从0到1所有事情围绕两个字“落地”,需要产品落地。其实纵观理想,有些事情已经完成了从0到1,但是有些事情没有完成,比如自动驾驶我们离1还差一点,没有完全完整的闭环,我来了以后会把这些没有完成1但是快到1的部分补齐,进入从1到10。然后细分领域,比如智能座舱,我们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完整闭环,就要进入从1到10,核心概念是飞轮迭代。
飞轮迭代的意思是,真正衡量产品的指标是time to market(推向市场的时间) ,每个周期非常快,包括用户体验的OTA。OTA分两部分,一个是能够反馈用户提出的意见,另外就是迭代时甚至超前于客户。
今后,王凯的核心工作将主要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平台部门这三大方向展开。
目前,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核心的域控制器,比如智能座舱是一个域控制器,自动驾驶是一个域控制器,下一步将自研对能源和数据的融合这个域控制器,再下一个阶段是更深一度的硬件抽象化,到那个时候就是车上电脑,无所谓哪个域了,其实域之间的划分更多是从软件层面实现的。
简而言之,理想汽车下一步将会做更多的集中域。据介绍,下一款产品就会实现能源网关和数据网关的融合。它所带来的好处是,提高能源效率,提高数据单元效率,提高数据计算效率,最终降低了整车成本。
王凯对于理想自研的边界解释道:“第一,如果有细分领域确实能让我们无论运营的效率还是成本大大降低,我们肯定也尽量自研;第二,一种是纯自研,一种是控制它的技术路线图,但是并不自己生产它,比如通过ODM或者EMS去做;第三就是完全外包。”
总之,理想汽车的核心逻辑是,直接能体现用户体验的部分,一定会抓在自己手里。王凯说,理想汽车目前的自动驾驶团队规模是60人,明年年初至少要扩大到200人。他给理想汽车定义的标签是数据驱动型科技企业,因此会在相关领域招收更多优秀的人才。
那么,王凯的加入,你认为能否让理想汽车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