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回应蔚来为何不做爆款,效率与长期主义如何取舍?

游戏哈哈 未命名 3.2K+

继李斌谈论蔚来造手机的逻辑之后,在车云、电动邦创始人、CEO程里主持的访谈节目《程邀》中,李斌又谈到了打造蔚来公司的底层逻辑。

在李斌看来,蔚来公司是一个体系的创新,在很多情况下,坚持着长期主义的原则,因此很多做法在当下看来,外围并不是特别理解。

不解之一:为何不做爆款?

成立七年多,蔚来触过谷底、有过反弹,但蔚来试图在做一家长期思考的公司。

李斌称蔚来的DNA是“不光相信技术和效率的价值,也相信一个品牌能给用户带去情感的价值”。

在被问及效率和长期的关系问题时,李斌谈到,蔚来也有高效的东西,比如电池包和软硬件的统一共用。并且他并不认为这是一种效率的损失,比如布局换电站,提前两年去建高速换电,在当时被外界认为为时尚早,单日流量很小,但是在节假日高峰期就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如何看待投入与回报的关系,也需要长期视角的评价。

当下,有很多新造车企业在产品投入上热衷与做爆款,从运作效率来看是合理的。但蔚来不去做爆款,正是基于长期主义。

李斌谈到,用户对车的选择除了功能以外,有一定情感、审美取向在,蔚来希望丰富产品序列,将更多元素融入汽车的设计中、加上个性化的配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尽管过程中可能会牺牲一些效率。

不解之二:如何平衡效率与长期主义?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产品,不允许有短板,蔚来在做的是这个时代全体系的创新。

2021年财报显示,蔚来研发投入45.91亿元,占收入比为12.7%。李斌表示今年的投入会比去年再增一倍。目前,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800多座换电站、6000多根超充电桩以及几十万第三方充电桩。

“在长期主义这件事上,不仅要看得远,还得要执行出来。”

以建设换电站为例,李斌谈到从2012年就想到做换电这件事,并且考察了很多换电失败的案例,总结下来,李斌认为,建换电站是应该从用户的角度考虑,而不是盈利的角度。

换电模式具有储能功能,此外现在蔚来二代站已经支持车辆自动泊入泊出,这在未来完全可以与自动驾驶连接起来,实现无人化的汽车自动换电。

在看到换电市场对用户的巨大利益后,蔚来决定去做这件事,但是投入成本能否承担,涉及到公司发展的底线问题。李斌称,“对用户有利益,底线能够承担,那就去干。”

投资大佬张磊说过——“做时间的朋友”,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做选择。在多数人醉心于“即时满足”的世界里,做懂得“滞后满足”的人。

李斌带领的蔚来在这个追求效率的社会中,能够坚持长期主义路线,就已经先胜一筹。

标签: 逻辑 基础设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