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怎么才能打败蓝牙Starflash?
我们目前在手机上使用的两大标准,Wi-Fi和蓝牙,都诞生于90年代。虽然目前标准和行业已经非常成熟,但仍存在两个标准割裂严重、历史包袱沉重(版本多、芯片修改、BT和BLE不兼容)、创新演进缓慢(SIG HDT标准的定型遥遥无期)等问题。
无法实现“自主可控”的技术标准,也无法满足当前复杂的连接场景和中国万物互联的新转型需求。
尤其是华为被制裁之初,Wi-Fi联盟和蓝牙联盟关系暧昧,甚至一度将华为除名。
标准联盟应该是完全公开、公平、公正的,不受政治干扰,华为在WiFi、通信、无线传输等领域的积累和共享技术一直是行业老大,但还是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于是2020年9月22日,星闪联盟成立,星闪诞生了。
NearLink(原名SparkLink)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通信技术,其标准由SparkLink联盟制定和标准化。
星闪联盟主要从事标准制定、检测认证、发展战略、生态建设、应用示范、技术交流和对外合作等工作。
相比Wi-Fi和蓝牙,具有后发优势的Starflash有三个显著特点:
融合架构,一标多模。
星闪可以分为两种模式:SLB和SLE。前者满足与蓝牙低功耗、轻量级连接的要求,后者满足与Wi-Fi高速、大传输、高质量连接的要求。一标多模意味着星闪可以更好的同时应对蓝牙和Wi-Fi的缺点,更好的解决当前的行业痛点和应用难点。
更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标准。
星闪不是蓝牙和Wi-Fi的粗糙结合,而是兼具两者的优点。相比蓝牙,星闪能耗更低(仅为60%),速度更快(6倍以上),时延更低(仅为蓝牙的1/30),连接更稳定(抗干扰灵敏度比蓝牙提高7dB),覆盖范围更广(比蓝牙2倍以上)。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未来可以同时控制多组智能家居,不会出现同步问题。可以用无线耳机玩游戏,看游戏,没有延迟。可以同时连接电脑和各种无线设备,键盘,手柄,耳机,鼠标,不需要拿着2.4G的接收器来切换。
最重要的是
是自主可控的。
星闪由星闪联盟发起并主导,目前成员单位超过320家,覆盖国内最上游的顶尖高校、科研院所,一直到芯片设计师、芯片厂商、芯片模组,以及三大运营商、终端厂商、头部车企。
但是星闪是依赖硬件的,简单的软件更新并不能提供星闪功能。华为Mate 60系列是目前唯一支持星闪功能的手机,而几乎同时发布的更高端的华为Mate X5却没有。原因是Mate X5只是Mate X3更换处理器的版本,并没有添加星闪的硬件芯片。
不过在配件方面,目前星闪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上个月发布了第一款Nearlink星闪鼠标和雷神ML903星闪版,无线延迟只有250微秒。VGN的独立品牌VXE也宣布,蜻蜓R1系列将很快发布一款支持Star Flash技术的鼠标。可以说设备通用,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