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是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原理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于2010年创立。与大多数指令集相比,开源的RISC-V设计是完全透明的,可以自由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
而且RISC-V架构与其他成熟的商业架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模块化的架构。因此,RISC-V架构不仅短小精悍,而且其不同的部分可以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起来,从而试图通过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各种应用。这种模块化在x86和ARM架构中不可用。
因此,近日,多名美国国会议员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美国拜登政府在基于开源RISC-V指令集开发的芯片技术相关问题上,对中国采取限制性行动。
他们认为,中国正在滥用RISC-V来绕过美国在芯片设计知识产权方面的主导地位。美国人不应该支持中国的技术转移战略,因为这将削弱美国的出口管制法律。
负责监督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开发的RISC-V国际公司本周对美国立法者做出了回应。
RISC-V国际公司首席执行官卡莉斯塔·雷德蒙表示,RISC-V必须保持开放,以实现广泛使用的计算能力的发展。
雷德蒙在博客中认为RISC-V将继续存在。RISC-V作为一个全球标准,不是由任何一个公司或国家控制的。
雷德蒙德还强调,政府预计将对开放标准施加前所未有的限制,这将导致产品、解决方案和人才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减少。标准的差异将导致一个充满不兼容解决方案的世界,从而重复工作并关闭市场。
(原文:政府对开放标准中毫无准备的限制的有计划的行动将会有最小化对globa的访问的共识。l产品、解决方案和人才市场。在标准层面上的分歧会导致一个不兼容的解决方案的世界,这些解决方案会重复劳动并封闭市场。)
近年来,ARM对Arm指令集的控制越来越紧,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被很多芯片设计者押注。高通产品管理总监万寿之露·瓦尔马表示,RISC-V是专有ARM指令集架构的新兴替代品,自2019年骁龙865处理器以来一直使用RISC-V微控制器。
此外,谷歌还宣布Android将支持RISC-V指令集架构。
作为SMIC的反击机会,中国在RISC-V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RISC-V国际基金会的高级成员中,有一半是中国企业,包括华为、中兴、阿里巴巴、紫光展锐和腾讯。
今年8月底,我国正式成立了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RISC-V工作委员会,简称“RISC-V工作委员会”或RVEI。
RISC-V工作委员会邀请26位院士组成战略委员会,倪光南院士任主任委员。
成员包括多个行业的顶尖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如华为海思、阿里平头哥、中国移动、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赛云科技、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紫光展锐、姜博龙、麒麟软件、腾飞等。
此前,倪光南院士公开表示:“RISC-V的未来在中国,中国的半导体芯片产业也需要RISC-V,开源的RISC-V已经成为中国最流行的芯片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