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审议结果,同意吉利汽车在科创板首发上市。吉利汽车回归A股市场计划募资金额为200亿元。这意味着,吉利汽车即将登陆才满一周岁的科创板,成为该股票板块的第一支汽车股。
不过也有人质疑吉利汽车凭什么?
毕竟科创板成立的初衷,是鼓励那些新型科技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中国发展新经济。
官方对科创板的定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引领中高端消费,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而此次回归A股科创板的,并不是吉利控股下面那个搞出飞行汽车、曹操出行的那个吉利科技集团,而是主营业务以汽车研发生产制造为主体的吉利汽车。
据外媒EV Sales统计,在2020年前8个月全球TOP20电动车制造商排行榜上,大众仅次于特斯拉位居第二,而在去年同期,大众还只能排在第六的位置。可以看出,提前开始谋划转型的大众,现在已经成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标杆了。
2020年1~8月全球电动车排行榜,大众高居第二
以大众和戴姆勒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巨头,已经用真金白金表明「电动+智能」将是汽车行业的大趋势。同时也基本可以说明,汽车行业全面转型科技型公司也在今年成为了行业共识。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自主一哥的吉利汽车,回归A股市场后选择登陆科创板,也在向外界证明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
为了打消外界对吉利汽车科技属性的质疑,此前上交所在《关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中重点关注了吉利汽车在新能源和电气化领域的发展。
对此,吉利回复称,吉利汽车具备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属性。例如,公司在生产制造方面,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浙江省数字化设计和制造创新中心”,研发推出基于工业4.0智能制造理念,研发实现了数字化双胞胎技术、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打造基于规模化定制的智能物流平台、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平台、制造业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APP)等三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基础平台。
同时,吉利汽车具有节能环保行业属性。吉利汽车作为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龙头企业,产品以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为主,并已形成“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相关成熟技术全面应用于旗下车型,此外,公司在相关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布局,符合“节能环保”行业定位。
尤其随着近期发布的「SEA」浩瀚架构,外界更加认可了吉利的科技属性。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也在发布会上强调吉利的科技属性:“2021年将成为吉利的科技转型与智能电动汽车发展的全速之年。”
单从官方定义来看,「SEA」浩瀚架构就与传统汽车架构具有显著的区别。吉利表示,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基于用户需求出发,突破传统造车局限,通过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的整合,依靠硬件能力+系统算力+生态合力,致力于构建无限互动延展的未来出行服务体系。
基于此架构,安聪慧也明确表态:“未来吉利的纯电动一定要和特斯拉、新势力展开竞争,早规划早布局。”
对汽车核心技术保持长年热情的投入,也让吉利收获了一系列专利认可,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吉利汽车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取得的主要已授权专利共计9,332件,其中境内已授权专利9,241件、包含发明专利2,097件,境外已授权专利91件;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已登记的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计42个。
今年几何汽车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回暖,也表明了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的技术开始受到认可。
站在这个角度上,吉利汽车算是发起了一次彻底的自我革命。这个革命的成果就是于北京车展前夕正式发布的「SEA」浩瀚架构。现在命名为领克ZERO concept的概念车是首款搭载该架构的吉利汽车,该车的量产版本将在2021年正式上市。
真正展现「SEA」浩瀚架构的核心竞争力的是,吉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了这个架构。在思维僵化的传统汽车行业里,吉利汽车主动求变的思维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