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立足造车圈的博郡汽车,显然要比其他造车新势力低调得多。不过,这一现状马上要迎来改变。用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黄希鸣的话来说,就是“博郡开始一直比较低调,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是先把基础打好。但是后面博郡要在两大方面发力,一个是产品质量把控好,做到安全可靠,第二是把自己的品牌和市场营销、销售渠道做好,包括售后服务,怎么把客户的需求痛点解决好。”
当黄希鸣说出这句话时,标志着博郡距离自己首款产品上市交付的日期越来越短。据悉,博郡首款车型iV6将于2019年底在天津夏利生产,2020年一季度开始交付。在产品上市交付前,黄希鸣透露博郡这款汽车的售价区间在25万-30多万,而销售渠道则是“经销商加盟+直营"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不过,博郡汽车更加偏重经销商渠道,黄希鸣表示这是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的选择。目前,博郡汽车团队已经在陆续签约和招商的过程中,今年年底大概会签几十家店到明年会有一百家店以上。
以技术立身汽车圈的黄希鸣,还谈论了博郡最新的各种动作。
记者:我想请问您,之前博郡跟一汽夏利要成立合资公司,跟一汽夏利之间合作的进展怎么样?第二个问题,今年车市的形势比较严峻,大家都认为今年车企的命运不会很好,您是怎么看的?接下来博郡会迎接怎样的挑战?
记者:博郡接下来会怎么发展?
记者:您认为一汽夏利为什么和博郡合作,主要看中什么?
记者:您认为博郡的优势是什么?
记者:您希望我们给夏利带来什么?
记者:我们了解到政府和国有资本都很青睐这家公司,是什么样的契机能取得这些资本的支持?在什么样的时间点跟这些国有资本或者政府开始沟通?
记者:您什么时候跟他们有联系的?
记者:您是2016年创建的博郡,2015年先有的资本后有的公司,是吗?
记者:资本在正式进入之前,是因为比较信任您个人所以过来投吗?
记者:造车是非常烧钱的一件事情,一年需要花费多少钱?
记者:咱们是2019年年底量产,预计第一批下线的产品,价格区间是怎样的呢?
记者:价格呢?
记者:您刚才谈到一汽夏利投资改造的问题,我看到报道之前您在南京、上海也有工厂?
记者:首先合资工厂?
记者:今年资本市场的大规模投入在减少,博郡获得融资,最关键的原因是什么呢?
记者:7月因为补贴大量退出的原因,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对此您怎么看?
记者:您觉得物联网给汽车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另外博郡汽车在这方面有什么的新举措?
记者:销售模式有没有什么创新?相比特斯拉。
记者:更多是经销商还是直营?
记者:我们是借用夏利的渠道吗?
记者:博郡的渠道建设怎么样?
记者:咱们公司目前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