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4系列发布日期临近,各种消息纷至沓来,大部分都与产能配置有关。苹果正在积极准备新机的亮相。但最新消息显示,由于供应链原因,后置镜头存在“质量问题”,苹果正试图更换供应商,以避免发布后出现大规模翻车。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爆料称,内存和面板供应面临零配件短缺,但考虑到苹果掌握的话语权,实际影响非常有限。然而,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Cenius提供的部分镜头存在质量缺陷,镀膜出现裂纹直接影响成像质量。苹果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约有1000万订单转移到大立光。
公开资料显示,达李广是一家位于中国台湾省的专业精密仪器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为数码相机和手机提供镜头光圈。其产品质量在业内有口皆碑,已经成为苹果的主要合作伙伴。然而,为了平衡供应链,避免出现垄断局面,苹果将继续支持新的供应链以增加竞争,并将其作为降低合作伙伴价格的筹码。因为它只承担给新伙伴加权的任务,即使出现问题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库克很清楚如何解决。
按照的说法,1000万片对于大立光来说只是小问题,不会造成iPhone14系列的大规模延迟。即使塞尼乌斯全力以赴,也可能需要两个月才能解决问题。同时,苹果还有一个“B计划”。即使大李广真的无法完全弥补缺口,苹果也可以及时要求盛邦微电子弥补。后者在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后待命。
虽然iPhone14系列的产能不会受到影响,但这一事件也勾起了网友的回忆。当初iPhone12系列出现了一定规模的镜头光圈开裂,至今苹果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当时有业内人士透露,iPhone12系列镜头光圈也存在开裂问题。苹果发现后,要求供应商及时进行调整,但已经生产出来的次品并没有完全作废,有一小部分最终量产。
现在有了前车之鉴,苹果为了不影响产能,还会用Cenius生产的残次品吗?目前看来可能性不大,因为苹果有B计划有条不紊的处理,使用缺陷产品没必要冒险。一旦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后果就不好了。毕竟欧洲、美国、巴西等地的用户非常喜欢集体诉讼,而且几年的官司会让苹果损失惨重,库克也不敢轻易冒险。
同时,库克也看好新机的市场前景。本月初,新产品订单增加,要求供应链和代工厂加大马力生产。富士康不惜重金招聘新员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安卓阵营不断削减订单。上半年产能削减20%左右,联发科订单流失70%。苹果对这种现象非常兴奋,认为iPhone14系列的销量必然会飙升,不需要为了初期的产能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