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PAHAOCHE.COM网站正式上线;8月,平安好车5家门店布局江浙沪;12月,第二批6家门店(覆盖北京、深圳、广州、天津、成都、东莞等6个城市)开业;计划在今年6月,第三批门店开业,继续攻坚至26个城市……按照时间捋顺平安好车的节奏,你会由衷的感慨:资本雄厚的老大哥,动作真不是一般的迅捷,急速扩张带来的商机畅想值得说道。
危机感来了
在前天的媒体沟通会上,平安好车高级副总裁兼CTO陈申峰提到这样一句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的是那些闻风而舞的资本动作。早在去年,车易拍、优信拍、大搜车等电商交易平台的各方注资已为二手车市场赚足眼球,平安集团大手笔、土豪式做法更是添柴,热度已无需赘言。
资本涌入对二手车市场益处颇多,不同模式之间难免有业务重合的地方,但陈申峰对此的认知颇显犀利。“与其说彼此是竞争对手,不如说我们是对行业的挑战。虽然不能用对立二字形容,但可以这样理解,风险资本对投入、产出的定义要求严格,更注重短期效益,可探索、允尝试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而平安好车在这一块是鼓足了耐心、决心去应对的。”
从定位来分析,与拍卖、寄售等平台不同的是,平安好车不止聚焦二手车这一单一环节,而是从汽车金融的角度,着眼全产业。这一点,从平安好车3月份的网站改版可见一斑,“买卖养用”,四个字涵盖所有汽车内容。财团金融背景、平安品牌背书、8000万车主的用户数据,平安好车的进击貌似顺利的一塌糊涂。
无奈整合没那么容易,传统行业有他的脾气。
平安好车市场部副总经理武兴兵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他们的团队进到一个二手车市场做调研摸查,由于工作服印有“平安好车”的标志,而被负责人/竞争者驱逐。挑战一词听得多了,我们姑且把这样的抵触看作危机感的不服输。
如同中年男人需要一剂荷尔蒙的回春,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冲突期显露出来的颓败感让人颇觉无力。家电、服饰、金融、传媒业,无一不写满“突破”、“升级”、“转型”等用力过度的词。除去媒体的眼球宣传,或许也是传统行业在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活力尚存。
平安也不例外,2010年,集团内部即明确“综合金融门户”的转型定位,要求上下所有业务的服务做到“海量获客、高频互动”。作为“医、食、住、行”四大互联网门户战略中的“行”,平安好车以“帮卖二手车”为切入口,提供二手车资讯、车辆检测、车辆帮卖和车险、车贷等金融服务,为车主提供一站式服务。
但从质疑者的角度来说,快速的扩张能否保证检测环节的技术达标?武兴兵颇有玩味的回答道:“技术开发了3年、5年,我不知道是效率低还是行业沉淀不强。平安好车继承了母公司的客户沉淀,近亿级的车险用户积累是任何一家汽车电商公司难以比拟的。”陈申峰则从技术角度缓和回应:“平台搭建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但是包括平安好车、竞争对手在内的所有电子商务平台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动作有哪些?
在深度阐述未来合作场景时,武兴兵普及了一下卖方、买方市场的角色对置所带来的利好之势。
目前的二手车行业是典型的卖方市场,谁有车源谁就是老大。占据主导地位的卖方(经销商)在二手车价格方面拥有绝对话语权,这就导致买方(消费者)的地位被动。要想转型为更为成熟的电子商务模式,即买方市场,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信息不透明,怎样在一车一况的行业特征面前有一个标准认证,从而解决车源的可信任度、交易的平等性;第二是进入买方环节之后落地质保体系,更积极地促进二手车消费。
现在的二手车流转环节复杂,每一个环节都产生信息的不对称、物流费用,转嫁到消费者手上的成本相对变高。平安好车如果能做出来一个在全国流通的二手车认证、质保体系,解决购买二手车的后顾之忧,这对促进二手车消费、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均意义重大。
一旦转变为买方市场,可选择性增多,货源消费将会进行质量、服务等优胜劣汰,竞争激烈,最终消费者受益。
而具体到“海量获客”与“高频互动”上,试图做到“离消费者更近”的平安好车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更为广阔的是,平安好车线下连锁店的全国布局,无疑是天然的O2O消费场景,汽车买卖、汽车金融、汽配维修、导航、加油站等等,接入到这个平台的线上电商拥有无限可能。
单从汽配维修这一块来讲,多少C2B线上电商苦于线下落地难、店面标准统一难、无序化经营难的问题,平安好车借助雄厚资本的全国据点搭建,无疑是大本营一样的存在。拍手。退一步讲,不论是小型创业公司的艰难铺就,还是苏宁、国美的门店整合,将传统行业(二手车、汽车电商)的O2O改造焦点从完成线上交易转移至促进线下流转,现阶段的互联网转型会好过很多。
车云小结:
交流到后面,武兴兵讲到了一句话:“并不是每一个黄牛都是坏人,而电子商务能让传统行业的每一个都变成好人。模式的冲击带去的职业认同感、精神愉悦感很不一样。”
好坏之分尚难定论,也不无绝对。终其一句话,迅速、全面、开放、包容,电子商务的辐射节奏谁也扛不住。
《创见》是车云网创业公司报道专栏。与创业者的一场初见,最终呈现为您所看到的商业洞见,一幅幅创业划像构成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