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大学,坐落于千年历史文化名城——阜阳,是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以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同时开展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及各类专业培训。学校地处古颍州西湖之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享有“百亿粮仓、颍淮善郡、书法名城、生态水城”的美誉。作为老庄文化的发源地、管鲍故里、三曹故乡,阜阳师范大学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
学校创办于1956年,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正式设立阜阳师范学院。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9年启动研究生培养,2019年更名为阜阳师范大学,并获批为安徽省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校60多年来,阜阳师范大学已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应用型优势显著、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地方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19万余名毕业生,被誉为“皖北地区基础教育的摇篮、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创新的平台、文化建设的窗口”。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127人、研究生883人,占地面积114.3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5.8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7个教学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拥有72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2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校现有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特色专业包括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复变函数、语文教学法、分析化学等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
在就业方面,阜阳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角色转换快、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此外,学校还设有创新创业学院,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助力学生实现职业梦想。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94人,94%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占比3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6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68人。学校还聘请了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德培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国良院士等109位兼职教师,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科研水平。
近年来,学校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五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39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764项,横向合作项目42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4项。学校教师在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3046篇,获国家授权专利671项,出版著作232部。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930项,省级学科竞赛奖励4683项,连续荣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TOP300)和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学生主持各类科研项目2421项,其中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18项。
在国际交流方面,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等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常年选派师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研修。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长期开展“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阜阳师范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自胜、勤行”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育人、求真务实”的学校精神,坚持创新驱动,深化综合改革,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