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

默默网 院校库 2025-09-08 2 0

2025年临沂大学简介

临沂大学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商贸物流之都、滨水生态之城、红色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临沂大学在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多学科领域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学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并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校史与历年大事

临沂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1年,当时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支持建设了一所抗大式学校。历经滨海建国学院、临沂第一师范、临沂教师进修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专、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于1998年开始本科办学,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临沂大学,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校83年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培育时代新人,积淀形成“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和“实”的校风,铸就“有信仰、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和“团结包容、崇实尚贤、艰苦创业、勇于争先”的临大精神,为党和国家培养了3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形成了革命老区大学浓厚红色基因和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特色专业

临沂大学设有27个教学单位、5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教辅机构和3个直属机构,在沂水、费县设分校区。学校占地约6000亩,校舍面积116万余平方米,国有资产总值48.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亿元。学校在化学、工程学、植物和动物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数学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此外,学校在沂蒙文化、教师教育、肿瘤诊疗、智慧物流、资源环境与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古生物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和鲜明特色。

就业情况

临沂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不少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工作,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设施与资源

学校入选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节水型高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国家绿化模范单位。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4.6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66人、本科生35200人、国际学生224人。继续教育在读学员5万余人。现有教职工29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20人。有国家级人才8人(含国家杰青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泰山学者等省部级人才32人。博士生导师89人、硕士生导师709人。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2个、省部级科研团队49个。建有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

教学与科研成果

在招普通本科专业8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4个工程教育类专业和5个师范类专业通过认证。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省级一流课程66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省级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精品课程5门。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示范性教学实习(实训)基地6个。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3个、山东省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5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3个。获批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山东省继续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教育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互联网+教育”应用研究基地、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强化开放办学,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获批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开设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6个,建有中外合作研究机构3个,是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中俄(山东)国际教育合作联盟会员单位,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与临沂市政府共建临沂RCEP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入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在几内亚与科纳克里大学设立孔子学院。

社会评价与荣誉

学校工作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入选首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山东省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研究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红色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红色馆入选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获批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承办全国高校党建组织员等培训工作,发起成立“三山一坡”高校联盟。

进入“十四五”,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一二三五六”的总体思路,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区域一流省内一流高水平综合性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