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南航)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首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承载着“航空报国”的使命。经过70余年的发展,南航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鲜明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
校史与历年大事
南航自1952年建校以来,始终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同频共振。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2000年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2年和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航;2018年和2023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三方两次签署协议,进一步推动学校发展。
特色专业与科研实力
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特色专业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等。学校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拥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此外,学校在国防科技、基础研究、国民经济等领域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航天工程中得到应用。
就业与人才培养
南航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与航空航天、国防科技、民航等领域的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商飞等。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拓展国际就业市场,与波音、空客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南航学子以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校友中涌现出25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
校园与师资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91.81万平方米。图书馆收藏316.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和1366万余册电子资源。现有教职工3609人,其中专任教师2303人,包括5位全职院士、28位柔性引聘院士和260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学生36150人,其中本科生19715人,研究生15766人,学位留学生669人。
国际交流与合作
南航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200余所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格局。学校还通过“国际创新港+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
未来展望
进入新时代,南航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走强化特色、人才强校、创新驱动、深度开放、文化引领之路,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