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培养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41年创建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1952年,学校被中央军委命名为第四军医大学,1954年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组建新的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学校转隶空军,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并入,正式更名为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原空军总医院与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合并组建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隶属学校。学校自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以来,始终走在医学教育的前沿,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院校,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1997年入选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院校,2019年入选军队“双重”建设首批重点学科建设院校,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本部位于古城西安,建校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办学理念,培养了9万余名高素质医学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我军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学校涌现出众多先进典型,如“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模范学员大队、“育人大师”李继硕、“模范军医”陈绍洋、战“疫”先锋张西京等。
学校在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领域具有雄厚实力,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6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3名等众多顶尖人才。学校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任职教育三个培训层次,设有1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并设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学校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国家重点和培育学科1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
学校特色专业包括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等,其中口腔医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并列进入A+。学校在医学领域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第一”或“唯一”的成就,如世界首例“十指断离再植术”、世界首例“坑面女颌面再造术”、国内首例“人子宫移植术”等。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军队医疗机构、地方三甲医院、科研院所等。学校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先进,图书馆藏书74余万册,拥有全球最大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学校还配备了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系统、手术机器人、PET/CT等大批先进设备。
在科研方面,学校近年来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千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9项。学校还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近5年派出2000余人次参加国际会议,接待国外近千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
学校始终坚持人民军队宗旨,圆满完成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战场救护任务。近年来,学校还积极参与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国庆阅兵、国际维和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多次受到党、国家和军委的褒奖。
展望未来,学校将在中央军委和空军党委的领导下,聚焦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战略,坚持立足空军、面向全军、突出特色、集约办学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全军顶尖、全国领先、世界闻名的高等军事医学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