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自1952年建校以来,始终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使命。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朝鲜战争时期,当时国家急需培养航空人才以应对战争需求。1951年,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等高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奠定了北航的前身。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航空高等教育的开端。1988年,学校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北航的校史是一部与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紧密相连的奋斗史。从1952年建校至今,学校始终秉承“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培养了100位两院院士和25万余名优秀建设者。学校在航空、航天、信息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北航不仅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1995年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北航的学科建设特色鲜明,现有8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的学科发展新格局。
在就业方面,北航毕业生深受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青睐。学校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北航的“蓝天新时代人才行动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尤其是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北航毕业生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北航的特色专业包括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这些专业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学校还设有10个本博贯通试验班,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5个专业入选“拔尖计划2.0”,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的历史大事记中,1952年建校、1988年更名、1995年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等事件,标志着北航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近年来,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牵头承担了“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任务,参与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展现了北航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
北航的国际化战略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全球200余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欧洲顶尖工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等国际学术组织。学校的中法工程师学院被誉为“中法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典范”,进一步提升了北航的国际影响力。
展望未来,北航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