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分数与赋分解析及全国29省新高考等级赋分对照表
原始分数和赋分是两种不同的分数评定方式,它们在含义、应用以及作用上有所不同。原始分数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答题表现,而赋分则旨在实现成绩的相对公平性。下面整理了全国29省新高考等级赋分区间,供大家参考。
一、原始分数和赋分的定义与特点
1. 原始分数
定义:原始分数是指考生在考试中直接得到的、未经任何转换或调整的卷面分数。例如,在一场数学考试中,学生甲答对了80%的题目,试卷满分是100分,那么他的原始分数就是80分。这是最直观地反映考生对试卷内容掌握程度的分数。
特点:
- 原始分数具有客观性,它完全基于考生对试卷题目作答情况来确定。
- 其局限性在于,不同考试的难度不同,仅通过原始分数很难比较考生在不同难度考试中的水平。比如,一次数学考试难度很高,另一次难度较低,在这两次考试中取得相同原始分数的考生,其实际能力水平可能是不同的。
2. 赋分
定义:赋分是一种根据一定规则对原始分数进行转换的计分方法。以高考中的选考科目为例,在实行等级赋分制度的省份,考生的原始分数会按照其在所有考生中的排名位置,被重新赋予一个分数。
赋分的方式及原理:
- 首先,将所有考生的原始分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假设某选考科目考生成绩分布在A-E这5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是事先确定好的,比如A等级占15%、B等级占35%等。
- 然后,根据考生所处的等级区间,按照相应的公式进行赋分。例如,某考生在物理选考科目中的原始分数排在前15%,处于A等级,那么他的赋分可能会在一个较高的分数区间(如86-100分)内确定一个具体分数,这个具体分数的确定还要考虑该等级区间内其他考生的原始分数分布情况等因素。
3. 赋分的作用
赋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不同考试科目难度差异对考生成绩公平性的影响。例如,在新高考选考科目中,物理和历史学科的难度可能不同,通过赋分可以让选择不同难度科目考生的成绩具有可比性,更公平地衡量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二、全国29省新高考等级赋分对照表
1. 北京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门科目为等级赋分科目,采用“5等21级”的等级折算赋分方案,具体如下:
- A等级:分为A1、A2、A3、A4、A5,占比分别为1%、2%、3%、4%、5%,对应的赋分区间为100-97分、94分、91分、88分。
- B等级:分为B1、B2、B3、B4、B5,占比分别为7%、8%、9%、8%、8%,对应的赋分区间为85分、82分、79分、76分、73分。
- C等级:分为C1、C2、C3、C4、C5,占比分别为7%、6%、6%、6%、5%,对应的赋分区间为70分、67分、64分、61分、58分。
- D等级:分为 D1、D2、D3、D4、D5,占比分别为4%、4%、3%、2%、1%,对应的赋分区间为55分、52分、49分、46分、43分。
- E等级:占比1%,赋分区间为40分及以下。
2. 天津
天津新高考采用“3+3”模式,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这6门科目为等级性考试科目,考生需从中任选3科参加考试,其成绩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将考生的原始卷面成绩根据参加当次考试学生总数(成绩为零分的学生除外)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每等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等级,共21级,具体比例及对应的赋分如下:
- A等级:排名前20%的考生,赋分范围为100分-88分。其中前2%的考生赋分为100分;2%-5%的考生赋分为97分;5%-9%的考生赋分为94分;9%-14%的考生赋分为91分;14%-20%的考生赋分为88分。
- B等级:排名在21%-55%的考生,赋分范围为85分-73分。其中21%-26%的考生赋分为85分;26%-32%的考生赋分为82分;32%-39%的考生赋分为79分;39%-46%的考生赋分为76分;46%-55%的考生赋分为73分。
- C等级:排名在56%-85%的考生,赋分范围为70分-58分。其中56%-63%的考生赋分为70分;63%-70%的考生赋分为67分;70%-77%的考生赋分为64分;77%-83%的考生赋分为61分;83%-85%的考生赋分为58分。
- D等级:排名在86%-99%的考生,赋分范围为55分-43分。其中 86%-91%的考生赋分为55分;91%-95%的考生赋分为52分;95%-98%的考生赋分为49分;98%-99%的考生赋分为46分;99%的考生赋分为43分。
- E等级:排名最后1%的考生,赋分为40分。
3. 河北
河北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为再选科目,考生需从中任选2科参加考试,其成绩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将每门再选科目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在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在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在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4. 山西
山西省2025年开始实施的新高考“3+1+2”模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的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其成绩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 A等级: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3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3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13%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5. 内蒙古
内蒙古2025年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在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在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在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6. 辽宁
辽宁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在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在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在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7. 吉林
吉林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在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在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在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8. 黑龙江
黑龙江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在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在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在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9. 上海
上海新高考采用“3+3”模式,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中任选的3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门科目满分70分。
- A+等级:排名前5%的考生,赋分为70分;
- A等级:排名5%-15%的考生,赋分为67分;
- B+等级:排名15%-25%的考生,赋分为64分;
- B等级:排名25%-35%的考生,赋分为61分;
- B-等级:排名35%-45%的考生,赋分为58分;
- C+等级:排名45%-55%的考生,赋分为55分;
- C等级:排名55%-65%的考生,赋分为52分;
- C-等级:排名65%-75%的考生,赋分为49分;
- D+等级:排名75%-85%的考生,赋分为46分;
- D等级:排名85%-95%的考生,赋分为43分;
- E等级:排名最后5%的考生,赋分为40分。
10. 江苏
江苏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将每门再选科目的考生卷面原始分从高到低依次按照15%、35%、35%、13%和2%的比例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缺考、零分、违纪或作弊考生不计入转换基数。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在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在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在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11. 浙江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科目为选考科目,每门科目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按等级赋分后计入高考总成绩。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12. 安徽
安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每科原始分数满分为100分,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 A等级:排名前1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100-86分;
- B等级:排名15%-50%的考生,赋分区间为85-71分;
- C等级:排名50%-85%的考生,赋分区间为70-56分;
- D等级:排名85%-98%的考生,赋分区间为55-41分;
- E等级:排名最后2%的考生,赋分区间为40-30分。
13. 福建
福建新高考采用“3+1+2”模式,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采用等级